二十三 论父与子
凡是贞洁的事物,都因贞洁而是贞洁的,凡是永恒的事物,都因永恒而是永恒的,凡是美的事物都因美而是美的,凡是善的事物都因善而是善的。同样,凡是有智慧的事物因智慧,凡是相似的事物都因相似。贞洁的事物因贞洁而是贞洁的,这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因为产生,贞洁产生贞洁者,因而产生者是被产生者的源泉和存在原因;其二是贞洁者因分有贞洁而是贞洁的,贞洁者有时候也可能是不贞洁的。其他情形也当这样理解。比如,我们认为或者相信灵魂也追求永恒,但它成为永恒的是因为分有永恒。这不同于上帝的永恒,上帝永恒是因为他是永恒本身的创造者。这在美与善的例子里非常清楚。当我们说上帝是智慧者,又说他之所以为智慧者是因为智慧,由此以为他过去或现在可能没有这智慧而存在,这是渎神观点。因为他之被称为智慧者不是因为分有智慧,不是像灵魂那样——所以灵魂可以是智慧的,也可以是无知的——而是因为他自身产生智慧,他是因产生智慧而被称为智慧者。[23]同样,那些因分有而成为贞洁者、永恒者、美者、善者、智慧者的事物,如上所述,有可能成为不洁的、可朽的、不美的、不善的、无知的。但是贞洁、永恒、美、善和智慧本身绝不可能包含败坏,或者——我完全可以说——包含俗利、丑陋、损害。因此,那些因分有而相像的事物包含不相像。而相像(similitudo)本身无论如何绝不可能不相似。因此经上说子是父的像(similitudo)[24]——因为凡是相像的事物,不论是自身之间的相像,还是与上帝的相像,都是通过分有他而相像,因为这是最初的样式,我完全可以说,万物都藉着他获得规定;这是形式,万物藉着它形成——子与父完全相像,没有任何一点不相像。也就是说,子像父,但子是子,父是父——即前者是像,后者是像的原型,由此可知,两者是同一个实体。如果不是同一个实体,相像就包含不相像;既然像与原型完全一致,那就必然推翻这样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