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 论十童女

五十九 论十童女[156]

1.在主所讲到的比喻中,关于十童女的比喻通常对探求者有非常大的操练。事实上,许多人都对它有过思考,也提出了很多与信仰并不相背的解释,[157]但是一种解释如何考虑它的所有部分,仍然是必须详细考察的问题。我甚至在一篇被称为伪经的作品中读到与大公教信仰并不冲突的解释,但是当我对这个比喻的所有部分完整思考时,我觉得它对整个段落似乎并没有很好理解。当然,我对一种解释不敢作出任何草率的结论,不是因为它的不恰当可能会让我陷入困境,而是担心我的愚钝很可能使我没有发现它的恰当性。关于这个段落,我将尽我所能简洁而仔细地作出自认为合理、可接受的理解。

2.当我们的主被他的门徒悄悄地问到世界末了的事,[158]他说了很多比喻,其中他也说到:“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太25:1—13)

十个童女,五个让其进去、五个被关门外,这表示好人坏人要分别出来。[159]如果童贞(virginitas)这个称号是可敬的,那它为何是那些接纳进去的与那些挡在外面的人所共有的称号呢?两边的人数都是五个又是什么意思呢?油象征什么呢?那聪明的不愿意把油分给向她们乞求的,这看起来很奇怪,因为那些人既已完全到被新郎接纳——毫无疑问,新郎这个名称就是指主耶稣基督——那就不仅不应该心怀嫉妒,而且还必须表现出怜悯,拿出自己的所有,就如我们的主所要求的,他说:“凡求你的,就给他”(路6:30)。另外,既然某种东西已经被给予,怎么可能不够大家用呢?所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即使把所有其他因素都仔细考虑了,从而一切因素彼此结合为一个有机的相关整体,没有因强调一个因素而损害另一个因素,即使如此,我们也仍须十分小心谨慎。

3.在我看来,五个童女表示对肉身诱惑的五重克制(continentia)。因为灵魂面对眼目的享乐、耳朵的享乐、味觉、嗅觉和触觉的享乐时,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求。但是,这种克制有时是在上帝面前操练,追求人良知的内在喜乐为他悦纳,有时却在人类面前操练,仅仅是为了获得从人而来的名声。所以,五个是聪明的,五个是愚拙的,但两者都是童女,因为两者都是克制的,只是出于不同的原因。而灯,因为它们被拿在手上,所以指为保持那种克制而完成的作为。经上说:“你们的作为(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太5:16)她们都“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太25:1),因此必须明白,这与承受基督之名的人有关,因为不是基督徒的人不可能出去迎接新郎,也就是基督。但“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太25:章3)。有许多人,虽然非常盼望基督里的善好,也克制行事,但只求人类的赞美,此外没有喜乐。因此他们没有预备油。在我看来,这里的油表示喜乐本身。因此经上说:“上帝,就是你的上帝,用喜乐油膏你”(诗45:7)。但是没有喜乐的人——因为他不在里面取悦上帝——就没有油。“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太25:4)——也就是说,他们在内心和良知里确立对美言的喜乐。因此使徒也告诫说:“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这样,他所夸的就专在自己,不在别人了”(加6:4)。“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觉了”(太25:5),因为操练这种自制的每一类人,不论是那些在主面前欢欣的人,还是那些以人的赞美为乐的人,都在时间中死去,直到主来临,死人复活。但是“半夜”(太26:6)——即,没有人注意或指望的时候,其实主自己也说:“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太24:36),使徒也说:“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帖前5:2),意思是说,当他来时,他是完全隐藏的——“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太25:6)。就在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我们都要复活。[160]于是,“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太25:7)——即他们要对自己的作为做出说明。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在那里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161]“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太25:8)。那些以别人的赞美自夸的人,一旦除去这样的赞美,其行为就归于虚无,但出于习惯,他们总是追求这样的东西,因为他们的灵魂总是以此为乐。因此,他们在上帝——他是考察人心的[162]——面前想要得到人的见证,而人是看不到内心的。那么聪明人怎么回答呢?“恐怕不够你我用的”(太25:9)。因为各人要将自己的事在上帝面前说明,[163]他心里的隐情要向上帝显露出来,[164]谁也不能求助别人的见证;诚然,一个人很难为自己作证,但他的是非之心必会为他作见证。[165]谁能夸口说自己拥有清洁的心?[166]因此使徒说:“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林前4:3)。既然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或者几乎不可能真正论断自己的案子,他又怎么能论断别人呢?因为“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林前2:11)“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太25:9)。我们不应认为这是给她们建议,而要认为这是以委婉的方式指出她们的不端行为。因为谄媚者就是卖油的,这些人通过赞美错误或虚假的东西,把灵魂带入歧途,并为他们提供虚妄的快乐,仿佛他们是愚拙人,不明白所说的话:“那些叫你快乐的是引你走错路”(赛3:12);然后从他们得报酬,食物、金钱、荣誉或者其他暂时的好处。然而,受到义人的责备好过得到罪人的赞美。经上说:“义人必出于仁慈纠正我,责备我,而罪人的油绝不会膏我的头”(诗141:5)。因此,“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太25:9)——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看看,你们这些习惯于为自己买赞美,从而把自己引入错路的人,不求上帝面前的荣耀,却求人面前的荣耀的人,谁能帮助你们?“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太25:10)——也就是,当他们去求自身之外的东西,寻求习以为常的快乐,因为他们完全不知内在的快乐,此时那审判者就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太25:10),即那些靠自己的是非之心在上帝面前为自己提供美好见证的人,“同他进去坐席”(太25:10),即,要怀胎的清洁灵魂在那里与上帝纯洁、完全、永恒的道结合,“门就关了”(太25:10)——即,一旦那些生命已转变为天使样式的人进来了(因为如经上所说:“我们都要复活,但不是都要改变”[167]——天国的通道就关闭了。因为审判之后,无论是恳求还是功德,都不再有用武之地。“好久之后,其余的童女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太25:11)这里没有说她们买到了油,所以不能理解为:她们如今再也不能从别人的赞美得到快乐,就陷入困境和痛苦之中,所以回来恳求上帝;而要理解为,审判之后,他是极严厉的,他的不可言喻的怜悯早在审判前已经显明。所以他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太25:12)——即,基于法则,上帝的惯例,也就是上帝的智慧,不允许那些守他诫命作工显然不是为了在上帝面前交账,而是为了取悦人的人进来与他同乐。因此他最后说:“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太25:13),不只是不知道新郎要来的最后时间;甚至没有人知道他自己入睡的日子和时辰。但凡预备好入睡——即每个人的归宿死亡——的,当半夜那个声音响起,当所有人醒来的时候,就会看到他也预备好了。

4.当经上说童女出去迎接新郎时,我想这话要这样理解——那被称为新娘的,就是由那些童女构成,正如当所有基督徒奔向教会时,就可以说他们就像孩子奔向自己的母亲,那被称为母亲的就是由那些聚集起来的孩子构成的。因为现如今教会已被许配,她就是一位童女,当她在自制中剔除了一切属世的败坏,就要被领着进入婚姻。而她所许配的人在适当的时候,当所有要死的都死了,通过一种不死的联结,使她怀胎。“我已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林后11:2)。这里前半句说的是复数的“你们”,后半句则用单数的“童女”。因此,她们既可称为众童女,也可称为一童女。至于为何说是五个童女,我已尽我所能作了解释。只是我们如今看得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看见;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168]然而,对圣经里的这个比喻即使要获得某种模糊不清且有限的理解——无论如何都要与大公教信仰相一致——也依赖于童女即教会在她新郎初次谦卑到来时所接受的信物(而在末次到来时她必婚配与他,他必在荣耀里到来,[169]到那时,她必面对面看见他)。就如使徒所说:“他赐给我们圣灵作凭据”(林后5:5)。因此,这种解释若不与信仰相一致,就不具有任何确定性;它也不评判其他同样与信仰一致的任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