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福音书上写的,主在山上用五个饼喂饱众人

六十一 论福音书上写的,主在山上用五个饼喂饱众人[171]

1.五个大麦饼,就是主在山上喂饱众人的饼,[172]表示旧的律法,或者因为这律法是给那些还不属灵、仍属血气的人[173]——即沉迷于身体五官的人,因为众人的数量是五千人[174]——立的;或者因为这律法是藉着摩西所立,而摩西恰好写了五经。这饼是大麦所做,这一点也清楚表明,它或者象征律法本身,因为大麦的核被非常坚硬的外皮包裹,而在这律法里面,灵魂的生命食粮被身体的圣礼[175]所隐藏;或者象征那个百姓,他们还未除去属肉的欲求,这欲求就像外皮一样包裹着他们的心——也就是说他们的心还未受割礼,[176]所以当他们被领着在旷野经历四十年后,患难的磨炼仍不曾除去他们属肉的外皮,开启他们领悟的能力,就如大麦在打谷场没有脱去粗粝的外皮,所以这样的律法正是为那样的百姓立的。

2.至于给饼调味的两条鱼,[177]似乎是指用来管理百姓的两种职分,即王权和祭司职分,有了它们,百姓就会顺服于贤政统治;最圣洁的油膏也属于它们。[178]它们的职责是防止民众的骚乱和暴动带来伤害和破坏,为此常常要穿梭于群众的暴力纷争之中,就如同穿梭于惊涛骇浪,有时要作出妥协,同时保持自身的完整性,有时在对百姓的混乱治理中会摇摆颠簸,好比行在汹涌海浪中的鱼。不过,这两种职分都预示了我们的主,唯有他拥有这两种职分,也唯有他——不是比喻意义上而是真实地——实施了这两种职分。耶稣基督就是我们的王,他为我们树立了争战并战胜的榜样,以他的可朽肉身担当了我们的罪;[179]对于仇敌的引诱,无论享乐的还是恐吓的,都毫不妥协;[180]最后脱去他的肉身,令人信服地掳掠了执政的、掌权的,以他自己胜过他们。[181]所以,在他的领导下,我们都从我们这种朝圣之旅的重担和艰苦中解放出来,如同从埃及出来,在我们的逃脱中,那追讨我们的罪被洗礼制服;[182]当我们在盼望他的应许——我们还没有看见[183]——时,就如同我们还在跟随着穿越旷野,有圣经里上帝的话安慰我们,就如同天上降下的吗哪安慰他们一样。[184]也是在他的领导下,我们相信能进入天上的耶路撒冷,[185]就如进入应许之地,在他的统治和看护下居住在那里,直到永远。因此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为我们的王。他也是我们永远的祭司,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186]他为我们将自己献作赎罪祭,[187]并且确立要举行他献祭的样式,作为对他受难的纪念,[188]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麦基洗德献给上帝的,如今在全世界的基督教会里敬献。

因此,既然我们的王担当了我们的罪,[189]从而向我们表明争战和得胜的典范,传福音的马太[190]为指出他对那些罪的担当和作为王的位分,就记下他的肉身家谱,从亚伯拉罕——他是信仰之民的父——开始,按传承顺序列出了亚伯拉罕的一代代后裔,直到大卫——王权的稳定性在大卫身上最为明显;又从大卫经所罗门——他父亲曾与生他的妇人犯罪[191]——沿袭王族血脉,将这血脉一直带到主的出生。另一位传福音者路加[192],也着手解释主按肉身来的族谱,但他是讲主的祭司职位,这职位专司罪的洁净和废止;他也不像马太那样从亚伯拉罕开始,而是从耶稣受洗的地方开始,[193]也就是当他预示我们自己罪之洁净的时候;路加也是一步一步循着他祖先的血脉,但不是按照降序——这是马太的做法,似乎表明主降卑自己以至于担当我们的罪——路加乃是按照升序写,仿佛他废除了我们的罪之后,一直在暗示我们的上升。马太一一列出了祖先的名字,但路加没有。因为祭司的谱系是另一类记载,按照惯例,它呈列的是出于祭司支派又与大卫某个后裔相关的婚姻。所以马利亚与两个支派,即王族支派与祭司支派,都有关。因为经上写着,当约瑟与马利亚登记时他们属于大卫家族。[194]而伊利沙伯,经上写着她是马利亚的亲戚,[195]属于祭司支派。正如马太认为基督这位王降卑自己,以便担当我们的罪,就按照从大卫经所罗门以降的顺序写,[196]因为所罗门是大卫与之犯罪的妇人所生[197];同样,路加认为基督这位祭司洗去我们的罪之后上升,所以按照升序经拿单到大卫,[198]因为拿单是先知,被派去指责大卫,大卫悔改后得以去除自己的罪。[199]但是路加讲完大卫之后,在罗列世代的名字时与马太就没有分别了。因为[路加]按升序所列的从大卫从亚伯拉罕的那些名字[200]就是[马太]按降序所列的从亚伯拉罕到大卫的名字。[201]从大卫开始族谱分为两支,王族的和祭司的,在这两支中,如上所说,马太按降序循着王族家谱写,而路加按升序循着祭司家谱写,所以,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我们的王和祭司,完全可能有祭司血脉,但不是出于祭司支派(即利未支派),而出于犹大支派(即大卫支派),出于这个支派的,从来没有一人伺候祭坛。[202]因此按着肉身说,称他为大卫的子孙完全没错,无论是路加按着升序,还是马太按着降序,都彼此一致地追溯到大卫。[203]因为他既然要废去按照亚伦的命令在利未祭司职任上发生的祭献,就不应出于利未支派,这是恰当的,免得罪之洁净——主通过将自己献为赎罪祭成全,这祭是旧祭司职分所预示的——看起来似乎成为那个支派以及那个祭司职分——曾经是那将来美事的影儿[204]——的特权。他立了他被害的符号,在教会里庆祝,以纪念他的受难,[205]好叫他成为永远的祭司,不是按着亚伦的等次,而是按着麦基洗德的等次。[206]这里所指的圣礼[207]可以进一步更详尽地研究,但就两条鱼而言——我们说它们预示两种职任,即王和祭司——我们的讨论就此告一段落。

3.而靠在草地上的众人[208]表示那些已经接受旧约的人,他们依赖于属肉的盼望,因为已应许给他们暂时的王国和暂时的耶路撒冷,“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人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彼前1:24)。十二个装满饼的零碎的篮子[209]代表主的门徒——在他们中间,十二这个数字具有卓越性——充满了律法的启示和论证,那律法正是犹太人留下并遗弃的。因为当时新约还不存在,主可以说是通过掰(frangendo)和开(aperiendo)的动作使律法中坚硬和封闭的东西充满他的门徒;而在他复活后,就向他们打开了旧约,“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24:27)。于是,他们中有两人在他掰饼过程中认出他来。[210]

4.而第二次用七个饼喂饱众人,[211]则可以合理地理解为传讲新约。因为任何一位传福音人都没有说这些饼是大麦饼,如约翰写的那五个饼那样。[212]所以,这里用七个饼喂指向教会的恩典,而教会恩典被认为就在于那最著名的圣灵七重工。[213]所以,这里没有像旧法中那样写两条鱼——旧法中只有两类人受膏,即王和祭司[214]——这里写的是一些鱼,[215]也就是指那些最初相信主耶稣基督的人,以他的名受膏,出发去传讲福音,抵抗这个世界的汹涌之海,从而,如使徒保罗所说,[216]他们能作那条大鱼即基督的使者。[217]这里的众人也不是那里的五千[218]——那是在属肉意义上的律法接受者,即那些被交托给肉体感官的人;这里的众人是四千人。[219]这个数字表示属灵的人,因灵魂的四德——审慎、节制、坚毅和正义——使人在今生过属灵的生活。第一德就是识别何事应欲求,何事应躲避;第二德是克制欲望,不以那些提供短暂快乐的事物为乐;第三德是灵魂面对暂时患难时的力量;第四德渗透到其他三德——爱上帝和邻人。[220]

5.无论是第一处说到的五千,[221]还是第二处说到的四千,都把妇人和孩子排除在外。[222]在我看来,这是为了叫我们明白,在旧约的百姓中,有一些人在行律法所说的公义上是软弱的(使徒保罗说,就律法上的义而言,他是无可指责的[223]);还有一些人很容易被引入歧途,陷入偶像崇拜。这两种情况,即软弱和迷途,就用妇人和孩子的名称来表示。因为女性在行动上是软弱的,而孩子的特点是喜欢游戏。[224]那么孩子的游戏与偶像崇拜有多大程度的相像呢?当使徒提到这种迷信形式时,说:我们“也不要崇拜偶像,像他们有人崇拜的,如经上所记:‘百姓坐下吃喝,起来玩耍’”(哥前10:7)。因此那些在急切等候获得上帝应许的时候,没有以男人的气概坚持不懈,而去试探上帝的,就如妇人;[225]那些坐下吃喝,起来玩耍的,就如孩童。[226]然而,不仅在旧约百姓中,就是在新约的百姓中间也可看到这样的人,没有坚持成长,长成男人完全的身量,[227]这些人或者才智上软弱或者心灵上轻浮,所以可以比作妇人和孩童。对一者经上说:“我们要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希3:14),对另一者说:“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恶事上要作婴孩”(林前14:20)。所以不论是旧约还是新约,都不把这样的人数算在内,所以经上一处说有五千人,[228]另一处说有四千人,都不包括妇人和孩子。[229]

6.虽然在两个例子中两类人都可以在山上得到基督本人喂饱[230]——圣经时常把他比作山[231]——但在一个例子里,他们躺在草地上,在另一个例子里他们坐在地上。[232]因为在前者,属肉的人和地上的耶路撒冷用属肉的盼望和欲求把基督的崇高遮盖了;而在后者,所有属肉的欲求都彻底去除,持久而坚定的盼望,就像山本身那样,不搀草层,稳固不动,支撑那些在新约宴席上相聚的人。

7.使徒非常恰当地说:“这因信得救的理还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加3:23)主也似乎有这个意思,他谈到那些他预备用五个饼喂饱的人,说:“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们吃吧”(太14:16)。这话形象地表明那些不得不被看守的人被留住了,而他的门徒原本建议他把他们打发走的。[233]但在讲到七个饼时,他说他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他在这里已经三天,没有吃的。[234]因为在人类存在的整个历史中,这是第三阶段,基督信仰的恩典已经赐给。第一阶段是律法之前,第二阶段是律法之下,第三阶段是恩典之下。而第四阶段还未到来,到那时,我们要获得天上耶路撒冷的完全和平,[235]凡是真正相信基督的人都被领到那里,因此主说他要喂饱这众人,免得他们在路上困乏。[236]试想,这个安排,即主屈尊以可见样式在时间中显现为人,又赐给我们圣灵作为凭据,[237]通过圣灵的七重工作激活我们,再加上使徒的权威,好比加上两条鱼调味[238]——这样的安排要实现什么目的,不就是使我们有可能获得属天呼召的荣冠而不屈服于软弱吗?“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林后5:7)使徒保罗说,他还没有到达上帝的国,但是他“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杆直跑”,“要得……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腓3:13—14,15),因为那些第三天与主一起并得到他喂饱的人,不会在路上困乏。[239]

8.即使这里也不可能到达吃(医治)的终了,因为还有食物剩下。[240]经上谈到将来,不是毫无理由的:“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路18:8)我相信这是因为妇人和孩子的缘故。[241]但是他们仍然装满了七个篮子的零碎,[242]表示《启示录》里记载的七个教会,[243]意指每个忍耐到底的人。[244]因为那说“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路18:8)的,事实上是在指出,在宴席末了,他的食物可能会被留下、抛弃。但是因为他还说过“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24:13),所以他也表明,那不衰败的教会,因为数字七,将会得到更丰富的七个饼,并将它们放在它宽大的心里——这似乎就是把它们收在篮子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