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问题:是否主到来之际就有将来的审判,那些被提到云里与主相遇的人是否不会有死
1.你的第三个问题是:“是应该相信主一到来就会有一场当下的审判,还是相信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你说,“因为我们读到在他到来的日子,那些还活着的人要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基督相遇,从而永远与主同在,[46]所以我想知道,审判是否在他到来之际就施行,以及那些被提到云里的人是否会进入死地,除非我们可以把这种变化理解为死的替代。”
2.我们在信经里承认基督必从父的右边降临审判活人和死人,我想,这信经应该足以回答你这个问题,即是否应该相信审判在主到来之际就直接发生。因为这就是他到来的原因,若不是为了这个他为之而来的目的,他到来之际还会作什么?[47]
然而,关于那些将被提到云里的人,你可以读读以下我在一封信里所写的论述,那是我写给我的孩子梅尔卡托尔(Mercator)的,你肯定熟悉他。[48]他向我问到关于佩拉纠主义者的几个问题,这些人否认死是对罪的惩罚。所以我说,[49]“使徒对那些人谈到死人复活,他说:‘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前4:17)。于是那些人就提出一个问题——不过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原因,并非出于佩拉纠主义者的原因。[50]因为如果他们[即那些活着还存留的人]也不会死——原本是说两位先知(以诺[51]和以利亚[52])不会死,但如果这样的事也同样可以指着那些还存活的人说,那我就完全不明白这对他们这些佩拉纠主义者有何帮助。事实上,就圣使徒的话来说,他似乎认为到了世界末了时有一些人还活着,那时主到来,死人复活的事就发生;这些人既然被发现还活着,就必然即刻进入到赐给其他圣徒的不朽之中,他们就与圣徒一起,如使徒所说,被提升到云里。[53]每当我思考这些话,我想不出还有其他看起来合理的解释。
3.“但在这个问题上,我愿意听听更博学者的观点,[54]看看使徒是否也会对那些认为有些人将直接进入永生而不经历第一次死亡然后复活的人说:‘无知的人哪,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林前15:36)。我们在许多抄本中都读到过这话:‘我们都要复活’(林前15:51),然而,若不是我们都死了,怎么可能都复活呢?显然,没有先死了,就不会有复活。一些抄本里说的——‘我们都要入睡’(林前15:51)——使这个意思更加清楚,更加明显。圣经里找到的任何其他类似的话似乎都这样要求:如果没有死,没有人能进入不朽。所以,请思考使徒所说的:‘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上帝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前4:15—17)。关于这些话,如我所说,我愿意听听博学之士的看法,如果他们能够解释它们的意思就是,所有现在活着或者将来在我们之后活着的人,都要死,那我愿意改正我在这个问题上曾经相信的观点。因为我们绝不是永远正确的教师,有错就改,善莫大焉;我们所写的作品,虽然不具有圣经那样的权威,但也是用来训练和教导人的,使我们和其他人能克服自己的软弱和不足。
4.然而,如果说使徒的这些话里不可能找到别的意思,他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他希望按文字本身大声表露的意思去理解,即,到了世界的末了,当主降临之时,必有一些人不必脱去身体,而是穿着它进入不朽,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55]那么毫无疑问,这与我们在信心之法[56]里所认信的那个观点是一致的,即,主来要审判活人死人——不是说活人就是那些义人,死人就是不义的人(虽然义人和罪人都要审判),[57]而是说,他降临时会找到那些还留存在身体里活着的人,和那些已经离开身体死了的人。果真如此,那么像‘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我们都要入睡’这样的话就必须正确理解,使它们与这个观点不相矛盾——根据这个观点,我们相信有一些人将与身体一同活着进入永恒,不尝死味。[58]
5.“然而,不论发现哪一种观点更合乎真理,更富有洞见,与我们目前讨论的问题,即是否所有人都要遭受应得的死,或者有些人可以摆脱这种境况,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若没有先前的罪,死——不仅灵魂的,也包括身体的——就不会随之而来;而义人从死里复活,获得永福的生命,是藉着奇妙无比的恩典之权能,如果他们不曾经历死,这种恩典的奇妙可能就大为逊色。关于你信中提到的那些人,我们就谈到这里,但我不认为他们会说,即使亚当没有犯罪,他仍会在身体里经历死。
6.“与复活相关的其余问题,以及关于那些被认为不会死、直接从这必朽坏的变成那不朽坏的、不经历死之环节的人的其余问题,都必须仔细考察。如果你曾经或者将来听到、读到甚至尽自己能力思考后想到某个确定的答案,并且是通过理性的、确凿的推论找到的答案,我恳请你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寄给我。因为我必须向仁爱的阁下承认,我更愿意学习,胜过教导。使徒雅各也这样告诫我们,他说:‘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雅1:19)。所以,为了学习,必有真理的甜美(suavitas veritatis)吸引我们。[59]然而,为了教导,必有仁爱的必须(necessitas caritatis)催促我们。但愿那必须的——由此一人教导某些东西给另一人——过去,我们众人都蒙上帝的教训,[60]只要我们学习与真正敬虔有关的事,就会如愿以偿,即使看起来似乎是某个人在教导它们,因为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上帝。[61]这样说来,若不是那叫人生长的上帝,即使栽种和浇灌的使徒们都算不得什么,更何况我或你或这个世代的任何人呢,纵然我们自己看起来是在做教导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