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后悔和嫉恨看起来比预知、忿怒等等更不适用于上帝
2025年09月26日
为何后悔和嫉恨看起来比预知、忿怒等等更不适用于上帝
2.5,但是因为我们提到人的预知和知识时通常都带着赞美,也因为人类一般对大人物的忿怒更多的是惧怕,而不是指责,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事物可以用来描述上帝。而对于嫉恨或后悔某事的人,我们往往加以指责或纠正,认为这些情感是该受批评的东西,所以读到上帝竟然也有这类情感,不免感到吃惊。但是圣经具有整体观,它之所以使用这类术语,是为了避免当那些褒义词用在上帝身上时,我们按属人的方式来理解。因为当我们读到这些贬义词时,我们断不敢认为它们用于上帝时所表示的含义,与它们表现在人身上时是一样的,由此我们也学会去质疑我们原本以为适合并恰当使用于上帝的术语。因为如果某个事物因其在人身上是贬义的,因而不能用到上帝身上,那么我们也不能因为经上批评人说:“他们心里没有改变”(诗55:19),而称上帝是不可变的存在。
同样,有些在人身上是可赞美的东西,却不可能存在于上帝,比如知耻(pudor),它是年轻人的大好装饰;比如敬畏上帝,不仅在旧约里受到赞美,使徒也说:“敬畏上帝,得以成圣”(林后7:1),但它们当然完全不存在于上帝身上。所以,就如某些品质在人身上是可赞美的,但不适用于上帝;同样,有些品质在人身上是可指责的,但可以恰当地理解为属于上帝——并非它们用于人时所指的那个意思,只是使用了同样的语言,含义和用法却大相径庭。因为稍后,这位撒母耳——上帝曾对他说:“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对扫罗谈到上帝说:“因为他迥非世人,决不后悔”(撒上15:29)。这清楚表明,即使当上帝说“我后悔”时,也不能从人的意义上理解,对此我们已经尽我们所能作了详尽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