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没有行为的信心能使人得救的观点

反驳没有行为的信心能使人得救的观点

4.“果真如此,我们承认,他们正是本着某种可敬的仁爱力求接纳每个人受洗,无一例外,不仅包括违背主的教导主张错误婚姻观的男女通奸者,还包括从事那种最可耻职业的公开卖淫者。然而,对于这些人,除非他们先行脱离娼妓职业,绝不会有哪个教会,哪怕是最漫不经心的教会,惯于接纳他们。果真按照以上的推理,那请问,他们为何没有全被接纳呢?谁不更希望他们至少得到某种持续特定时间的火完全洁净——幸亏有一个已经建好的根基,即使他们用草木、禾秸建造——而不希望他们永久毁灭呢?

然而,若是这样,那些毫不含糊、清楚明白的话就是错的:‘我若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得什么’(林前13:2)‘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以下这些也是错误的:‘不要自欺!无论是淫乱的、拜偶像的、奸淫的、贪婪的、醉酒的、辱骂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上帝的国’(林前6:9—10)。以下这些也是错的:‘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上帝的国。’(加5:19—21)这些话都是错的。因为如果他们只是相信且受了洗,尽管他们沉迷于这样的恶行,却仍要藉着火得救;因此那些已经在基督里受洗的人,即使行这样的事,也必承受上帝的国。那么经上所说的话就是徒劳的:‘你们中间也有人从前是这样,但如今……已经洗净’(林前6:11),如果他们即使在洗净之后,仍然行那些事。彼得所说的话也是徒劳的:‘这……洗礼……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上帝面前有无亏的良心’(彼前3:21),因为根据这种观点,洗礼甚至可以救那些全无良心的人,他们充满各种羞耻而罪恶的事,没有藉着悔改脱离他们的恶行,但他们因着在洗礼中所建造的根基,必然得救,虽然是过了火。

我也不明白主为何说:‘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太19:17),或者为何谈到与善行相关的事,[6]如果即使不遵行这些事,人仅凭信心——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也可以得生命。最后,他要对那些被安置在他左边的人说的话:‘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太25:41)怎么可能是真实的呢?他斥责他们不是因为他们不相信他,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行善事。[7]没有谁基于信心就能指望永生,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因此他说,他要把所有混合在一起并且使用相同牧草的人作出分别,就显出那些必对他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遭受如此这般的事,却不伺候你呢?’(太25:44)的人。他们相信他,但没有奋力去行善事,就如同凭着死的信心去得永生。或许要进入永火[8]的就是那些不曾行怜悯之事的人,而不是那些拿走不属于自己之物的人,或者那些在自己身上毁坏上帝的殿[9]并且对自己不怜悯的人?没有爱,怜悯的作为会有什么价值呢?!如使徒所说:‘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林前13:3)。或者难道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会爱人如己么?[10]因为人若爱邪恶,必恨自己的灵魂。[11]这里也不能认为,所说的是一种永火,而不是永远的惩罚本身(不少人都被愚弄了)。他们认为那些人真的经过某种永恒的火,并且向他们——因其死的信心——许诺因火得救。换言之,这火本身是永恒的,但他们之被烧——即火的结果——对他们来说却不会是永远的。但是主作为主也预见到这一点,他这样总结自己的话,说:‘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太25:46)。所以,必然有一种永刑,类似于火烧;真理说,那些——如他所宣告——并不缺乏信心但缺乏善工的人,要往这永刑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