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北齐治下京兆韦氏族员的身份转变及其影响
2025年09月10日
东魏北齐治下京兆韦氏族员的身份转变及其影响
师启明
京兆杜陵韦氏是中国中古时期关中地区的大族之一。西晋永嘉之乱后,韦氏族人大部分都选择留居本乡、出仕十六国北朝政权,仅有少部分南渡江左。及至北魏分裂,留居北方的韦氏族员被迫分为东西两支。其中,韦氏东支在东魏、北齐治下的关东地区生活,直到北周、隋统一北方后才得以返回关中。学界研究京兆韦氏的成果颇丰,宋艳梅、马建红等代表性学者集中讨论过留居关中和少数南迁成员的情况,但对于北魏分裂后东支韦氏的研究仍有明显不足[1]。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相较于留居关中和南渡的房支,东支韦氏的地位较低、活动较少;第二,记载东支韦氏的史料相对分散。京兆韦氏东支是脱离乡里的边缘成员,他们的门第品位在他乡发挥了什么作用?这支族人的生存状态、身份地位如何?他们在经历北朝至隋的历史演进过程时,又对整个韦氏家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近年来,西安周边发掘了一定数量的隋唐韦氏墓葬,出土的墓志为研究东支韦氏提供了新的材料[2]。本文尝试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发现的北朝隋唐韦氏墓志资料,观察京兆韦氏东支的生存状态和家族影响细节,从而进一步完善中古时期韦氏家族研究的相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