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结 语

义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其发展状况与所在地区的社会背景、地理形态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各地义庄都呈现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分布态势。研究宗族义庄的分布问题,既可以探索各地区内部的差异性特点,又有助于揭示传统宗族运行的内在规律。

清代杭嘉湖地区的义庄呈现出极具特色的分布格局,嘉善县远超其他州县的义庄数量格外引人瞩目。为了探究其背后的成因,笔者从区域经济地位、地方宗族势力、义庄建置人身份以及社会慈善风气等多个角度,考察了嘉善县义庄发展的优劣条件。通过对杭嘉湖市镇数量分布、嘉兴望族数量分布、清代嘉善义庄建置来源以及杭嘉湖科举中第人群分布等相关历史现象的研究分析,笔者发现,嘉善的经济状况、宗族势力和缙绅地主数量等条件总体皆属良好,这为嘉善义庄的涌现及蓬勃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固的经济基础、深厚的宗法文化土壤与可靠的来源保障,它们共同构成了嘉善义庄密集区形成的基础性条件。不过,由于嘉善上述基础条件在杭嘉湖各州县中也并非出类拔萃,因此不是造成嘉善义庄远多于其他地区的关键性因素。通过考察嘉善县的社会风气发现,嘉善的“慈风善脉”源远流长,在浓郁的社会慈善风气长期熏染下,当地乡绅展现出了其他地区难以达到的行善意愿,最终导致了嘉善义庄密集区的形成。

嘉善义庄的聚集现象表明,义庄作为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产物,具有复杂的多重性质。既要考虑到义庄的宗族性与地方性并存,义庄在宗族内部和地方社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又要兼顾到义庄的宗法性与慈善性,义庄不仅是宗族内部的赡族组织,更是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重要一环。因此,对义庄进行研究必须做到综合考察、全面分析。

【注释】

[1]本文为袁璐垚主持、汤天琴和王月参与申请的2021年国家级大创项目“近代杭嘉湖宗族义庄的赡族实践及其当代价值”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由王月主稿,袁璐垚和汤天琴在资料收集、思路设计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2]关于义庄的相关研究主要参看张研的《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范金民的《清代苏州宗族义田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第56—68页)、李文治和江太新的《中国宗法宗族制度和族田义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李学如的《20世纪以来的宗族义庄研究》(《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33—38页)、李学如的《近代苏南义庄与地方社会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6年)、王志龙的《近代安徽族田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李学如的《安徽的宗族义庄——以清代、民国时期为考察中心》(《安徽史学》2019年第3期,第134—144页)等。

[3]南宋义田捐置行为可见于:刘一止:《苕溪集》卷五〇《宋右朝请大夫郑君墓表》,《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0—22页。

[4]李兆洛:《养一斋文集》卷一一《六安晁氏增置义庄田碑记》,光绪四年重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5]资料来源:查燕绪等:《海宁查氏族谱》卷一六《义庄清册》,清宣统元年(转下页)(接上页)刊本,第2页;陈庚笙:《海宁渤海陈氏宗谱》卷二二《赡田义庄考》,民国七年刊本,第6页;许引之等:(钱塘)《高阳许氏家谱》卷上《小粉墙义庄图》,民国九年刊本,第6页;谭之梁等:《嘉兴谭氏家谱》卷九《义庄》,清光绪三十一年刊本,第7 0页;李洽等:(海盐)《苞溪李氏族谱》卷一《先世遗迹义田》,清光绪十六年刊本,第1页;民国《海宁州志稿》卷三一《人物志四》,第1 3页;民国《杭州府志》卷一四三《义行三》,第2 8页;光绪《海盐县志》卷一八《人物传五》,第6 3、7 2页;光绪《石门县志》卷八《人物志一》,第4 2页;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二三《人物志五》,第8、1 1、1 6、1 8、2 9、3 2页;光绪《重辑枫泾小志》卷二《义建》,第3 3、3 6、3 8、4 3页;光绪《平湖县志》卷一八《列传四》,第6 3页;同治《湖州府志》卷六三《名宦录二》,第2 2、2 4页;光绪《长兴县志》卷二四《孝义》,第1 9页;光绪《乌程县志》卷一七《人物六》,第6页;民国《南浔志》卷三五《义举二》,第1 3、2 3页;《光绪二十九年十月京报·浙江巡抚聂奏职绅捐置庄田赡族恳恩饬部核给奖叙片》,《申报》1 9 0 4年1月1 3日,第2版;《光绪三十年二月京报·浙江巡抚聂奏为捐义庄公产恳恩俯赐勅部分别议给旌表建坊片》,《申报》1 9 0 4年4月1 3日,第4版;《光绪十七年八月十二日京报全录》,《申报》1 8 9 1年9月2 3日,第4版;《光绪十六年七月初四日京报全录》,《申报》1 8 9 0年8月2 8日,第2版。

[6]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与族田义庄》,第195页。

[7]李学如:《近代苏南义庄与地方社会研究》,第85页。

[8]张研:《关于清代族田分布的初步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112页。

[9]王志龙:《多维视角下的近代安徽族田分布》,《安徽史学》2009年第3期,第104页。

[10]钱咏:《履园丛话》卷一《旧闻·田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1页。

[11]《光绪十七年八月十二日京报全录》,《申报》1891年9月23日,第4版。

[12]李翰:《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全唐文》卷四三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375页。

[13]光绪《敕修浙江通志》卷九九《风俗上》,第12页。

[14]万历《湖州府志》卷二《山川》,第37页。

[15]范金民:《明清杭嘉湖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农史》1988年第2期,第15页。

[16]民国《濮院志》卷一四《农工商》,第12页。

[17]民国《濮院志》卷五《古迹》,第4页。

[18]民国《濮院志》卷三一《农桑二》,第28页。

[19]刘大钧:《吴兴农村经济》,上海:上海文瑞印书馆,1938年,第122页。

[20]范金民:《明清杭嘉湖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第21页。

[21]资料来源:范金民:《明清杭嘉湖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第22页。

[22]吴仁安:《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3页。

[23]许引之等:《高阳许氏家谱》卷三《世传(第十三世至第十四世)》,民国十年印本,第57页。

[24]《光绪十七年八月十二日京报全录》,《申报》1891年9月23日,第4版。

[25]刘大钧:《吴兴农村经济》,上海:上海文瑞印书馆,1938年,第125页。

[26]民国《南浔志》卷三五《义举二》,第13页。

[27]民国《南浔志》卷三五《义举二》,第13页。

[28]民国《南浔志》卷三五《义举二》,第23页。

[29]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4—92页。

[30]资料来源: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第14—92页。

[31]资料来源: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二三《人物志五》,第8、11、16、18、29、32页;光绪《重辑枫泾小志》卷二《义建》,第3、33、36、38、43页。

[32]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二三《人物志五》,第18页。

[33]光绪《重辑枫泾小志》卷二《义建》,第43页。

[34]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二三《人物志五》,第32页。

[35]光绪《重辑枫泾小志》卷二《义建》,第33页。

[36]汤天琴:《清代杭嘉湖义庄的发展与分布研究》,见2022年“史学新秀奖”参评论文,第19页。

[37]参见多洛肯:《清代浙江进士群体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54—115页。程小丽:《清代浙江举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第30—31页。

[38]康熙《重修嘉善县志》卷二《区域志下·沿革》,第4页。

[39]善书著述以[日]酒井忠夫的《中国善书研究(上、下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为代表;善会善堂著作以[日]夫马进的《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梁其姿的《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为代表;善人研究以游子安的《善与人同:明清以来的慈善与教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为代表。

[40][日]酒井忠夫:《中国善书研究》(上卷),刘岳兵、孙雪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77页。

[41][日]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伍跃、杨文信、张学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79页。

[42]王卫平:《做好人和行善事:陈龙正与嘉善同善会的慈善活动》,《历史教学》2016年第4期,第25页。

[43]张尔岐:《蒿庵集》卷一《袁氏立命说辩》,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第45页。

[44]彭绍升:《居士传》卷四五《袁了凡传》,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第8页。

[45]冯贤亮:《陈龙正:晚明士绅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浙江学刊》2001年第6期,第133页。

[46][日]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111页。

[47]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时期的慈善组织》,第37页。

[48]王欢:《明末乡绅与地方慈善事业》,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第46页。

[49]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92页。

[50]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五《建置上·公署》,第17页。

[51]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年,第209页。

[52]陈龙正:《几亭全书》,卷三八《政书》,《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2,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358页。

[53]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92页。

[54]光绪《嘉兴府志》卷二四《蠲恤二》,第7页。

[55]光绪《嘉兴府志》卷二四《蠲恤二》,第24页。

[56]陈龙正:《几亭全书》卷四二《文录》,《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2,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416页。

[57]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二三《人物志五》,第18页。

[58]光绪《重辑枫泾小志》卷二《义建》,第3页。

[59]光绪《重辑枫泾小志》卷二《义建》,第36页。

[60]康熙《重修嘉善县志》卷六《寺观》,第47页。

[61]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第93—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