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苏南地区兴盛的世医群体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素称发达,促进了中医学的全面发展,复杂多样的医者、医著以及医学理论构成明清中医的盛世画卷。随着医学文化中心的南移,以苏州为中心的苏南地区成为医家荟萃之地,吴门医派与新安医学、钱塘学派、岭南医派等地域性医学团体并称于世,“时言医者,莫盛于吴中”[11]。中国古代医疗的主要承担者有世医、儒医、御医、草医之分,除乡间草医外,其他几类的划分界限并不明晰,其身份地位存在相互流动与融合之倾向。明清苏南地区不乏由儒入医、官至太医者,然累世传医仍为大宗,故常以世医为代表,中医家族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传承之久,“甲于天下”。
江苏医家见于史书方志等文献者,始于殷商,盛于明清,据统计,自后汉至民国,江苏历代医家约有4150人,明清时期有3699人,占90%以上,世医总数达上百家之多[12]。明清苏南医家的人数及地域分布具体如下[13]:
以上数据虽然是对明清苏南医家的总概,但其文本详述,各地医家又多有“世业医”“承家学”“世以医显”,可借此一窥明清苏南世医的分布态势。从上表来看,明清苏南世医的数量以苏州最多,继之则为无锡、镇江、常州等地,清代世医数量明显高于明代。余志高所编《吴中名医录》在此基础上补充了苏州医者情况,据载苏州地区历代名医达1200余人,其中明代443人,世医55家;清代699人,世医96家[14]。上引数据大多源自与苏南医者有关的家谱、文集、碑传等,只统计了三代及以上的世医谱系,脉络断代严重或者资料不全不足以考证的不作统计,因此有“世工医”之称的大量个体医家均不在其列。
就苏南世医的具体分布而言,因苏州世医较为集中,名贯天下,故而以往学者多将考察的焦点置于苏州。事实上,明清两代的世医不仅仅在苏州,在苏南其他府州也多有分布,如镇江府京口县有世医黄氏[15]、丹徒县有世医何氏[16];常州府武进县有世医吴氏[17]、江阴县有世医吕氏[18]、无锡县有世医潘氏和施氏[19];松江府青浦县有世医何氏[20]、华亭县有世医陆氏[21]……诸如此类,在苏南的府县不胜枚举,只是各地的具体数量略有不同。邱仲麟研究指出,明代江苏世医大致是以苏州为中心的环状分布,基本遍布苏南全境[22]。而医家群体之间的血缘、地缘与业缘联结,一定程度反映出明清苏南世医分布的差序化特点。
世医家族的起家朝代往往可以反映其传承时间,根据现有资料大致可以将明清苏南世医分出三个层次:起源于宋代的世医为第一层次,如松江府徐氏与常州府王氏,他们大多是随宋室南渡的医家后代[23]。起源于元代的世医为第二个层次,如应天府严氏与武进世医吴氏,他们大多因科举不利而弃儒从医[24]。起源于明代的多为元代医者的后裔,如华庭陆氏与江宁许氏,他们因为继承中断或是另立支派而将始业医者定为明代[25]。起源于清代的则是受医学社会化传承影响,学医门槛降低的结果[26]。纵观苏南诸多世医家谱,多有“于宋始业医”的记载。不过,仔细梳理之下不难发现,世医由宋至明的传承谱系很多都不全,真正有谱可依、脉络清晰的还是元明两代居多。总体而言,苏南世医传承时间较长,有些家族在宋代便有从医者,宋元之际传承有所衰落,元代多有弃儒从医、由儒入医者,至明清转而以医入仕、医儒并显。因而长者历宋、元、明、清四代,累数百年之久,短者自元至明,也有三世之传。
明清苏南世医之盛,与特定的社会背景及其家族传统密不可分。明初,医官与医户制度较为严格,“置医学提举司,后改太医监,又改太医院,定为正五品衙门……凡医士俱以父祖世业代补,或令在外访保医官、医士以充”,医官需“每季考试,通晓本科者收充医士,食粮当差;未通晓者仍令习学一年再试,三试不中者黜之”,推动医官群体的家族化和专业化。明朝中后期,朝廷对中央和地方医政的控制均有减弱,御医机构“年壮可进者俱令教师教习”,“官医亲男弟侄各务习学本业,候本院缺人,呈请礼部收考”[27],培训与考核愈加流于形式,大量不具备医疗技能者获得医官资格,阻塞了世医为官的途径。中央对地方医政的松弛加快了医疗资源的地方自给,“在地化”的苏南世医群体逐渐成为民间医疗体系运转的核心。
中国古代技艺提倡家族传承,家学传承责无旁贷。世医之家学有所本,以医为业自然秉承不息。儒家“读书出仕”思想曾深刻影响医学家族的传承,科举制的几经变化又推动其择业观念的回转。元人入主中原,江南废科举近二十余年,士人“益取医家之书而读之,求尽其术,而行其志焉”[28],医者群体有所壮大。明清虽恢复科举,然读书进仕终究坎坷,教授、入幕、庸书卖文之途又显狭窄,从医成为士人“异业治生”的重要手段,于医家子弟而言则是回归本业[29]。其后,儒以医显,医以儒贵,以儒通医,蔚为风气[30]。伴随着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明清苏南地区医药店肆林立,医学著作广为传播,学医门槛大大降低,医家子弟有了多样的生存选择。古代择医又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之说,世代为医的招牌在开放的医疗市场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信任感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