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启迪后学

十、成才之路,启迪后学

(1)出身世家,跟随名医。在成为名医的道路中,我们分析,先生出身中医世家,从小随父临证习医,高中毕业后考入西北医学院学习西医,因对中医有浓厚兴趣,又往陕西中医学院学习中医理论,随多名本院名老中医临证学习,深得教诲。在成才过程中,除了自幼受到其父的启蒙对中医有了初步的认识,还得到过多名名师点化,形成了善思明辨、终身好学、不拘门第、兼收并蓄,一点一滴将学术思想逐渐积累起来。

(2)通晓经典。通晓经典是躲不过的功课,通过熟读和背诵医经经典,博览诸家,触类旁通,恒以苦学,以勤补拙。特别是研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经纬》等基础性的经典著作,做到耳熟能详,甚至背诵如流,才是成为一名名老中医的基础。

(3)注重医德。注重医德修养,追求德医双馨,是所有名老中医的共识。先生谈到“治病又治人”,医技和医德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医技高超的人,往往其高尚道德也得以养成;不讲医德,片面追求医技高超,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医技的提高,离不开患者的配合,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医者和患者是一个协调互动的关系。如果医者不讲医德,首先破坏了两者的协调关系,所谓医者的技艺提高就是空中楼阁。先生推崇吴鞠通的话:“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故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息之才,实足以败,断无可成。”

(4)坚持临床。坚持一线医疗工作的临床实践,为先生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长期临床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空谈理论;没有长期临床实践的中医科研,也必然是无源之水。只有把中医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才能体会出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更好地解除患者的病苦,成为一代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