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本治法——疏肝健脾法
疏肝理气:先生认为,慢性肝病患者,由于病程较长,患者思想负担较重,容易出现肝气郁结的症状。而肝为木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患者感染肝炎病毒,加之情绪不畅,心情抑郁,这样内外合邪,则肝失疏泄,致患者饮食失调,情志不畅,气血不达,便会出现纳差、胁痛、烦躁易怒或抑郁等一系列症状。在临床治疗上,张老常应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加味,药如柴胡、枳实、香附、白芍、川芎、郁金等,健脾益气,善调肠胃。《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先生认为,慢性肝病患者,多属本虚标实为患,而其虚之本,又以脾胃当先。因此,在治疗上以健脾益气,调理肠胃为主。她认为“中土实则元气足,中土虚则肝木重之”,所以肝病患者临床上出现纳呆、腹胀、倦怠乏力、恶心呕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