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健脾,宣肺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胸腹水

五十四、“温阳健脾,宣肺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胸腹水

丁某,女,53岁。2008年10月30日初诊,以“肝硬化5年余,反复腹胀大,气短不能平卧1年余”为主诉。

初诊:肝硬化病史5年余,1年来反复出现腹胀大如鼓,尿少,咳嗽,气短喘促,不能平卧。于多家医院求治,服用西药利尿剂效果差,遂来求中医治疗。刻下症:腹胀且饭后加重,尿少,伴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咳嗽少痰,纳少,乏力,口干不欲饮,大便调。体温36.4℃,脉搏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0/70mmHg。专科检查:肝病面容,右肺肩胛线第4肋下呼吸音消失,腹水征(+)(中量腹水),双下肢压陷性水肿(+)。肝功:TBIL 37.1µmol/L,DBIL 正常,ALT 231U/L,AST 118U/L,A/G 21.4/32.0。B超:肝硬化腹水,脾大。胸透: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舌质淡红,体胖,苔白,脉细弦。患者表现为腹胀,咳嗽,气短,不能平卧,属中医“悬饮”范畴。结合纳少,乏力,口干不欲饮,大便调,舌质淡红,体胖,苔白,脉细弦,证属脾阳不振。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则腹胀;上凌心肺,则咳嗽,气短不能平卧;脾阳不振,运化失健,则纳少;津不上承,则口干不欲饮;脾阳虚,则乏力;阳虚,膀胱气化不利,则尿少。舌脉均为脾阳不振之征。处方: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化裁。茯苓30g,白术30g,桂枝10g,炙甘草10g,桑白皮10g,葶苈子15g,大枣5枚,生麻黄10g,白芍10g,生黄芪30g,车前子(包煎)30g,鸡内金10g。1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诸症减轻,胸水减少,时觉乏力,喜热饮,舌脉同前。续服上方,加制附片6g加强温阳之力。处方:茯苓30g,白术30g,桂枝10g,制附片6g,炙甘草10g,桑白皮10g,葶苈子15g,大枣5枚,生麻黄10g,白芍10g,生黄芪30g,车前子(包煎)30g,鸡内金10g。14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胸闷、气短缓解。胸部透视提示:右侧胸腔积液消失;B超检查示:腹水消退。自觉饭后腹胀不适,乏力,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弦。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出院之后以六君子汤加味巩固治疗3个月,诸症缓解,至今未复发,工作如常。

按:肝性胸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见于右侧胸腔,属中医“悬饮”之范畴。其病机关键是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所伤,三焦气化失司,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传输蒸化失职,阳虚阴盛,水饮内停。其证候复杂,虚实夹杂,治宜攻补兼施,标本兼顾。先生指出,本例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久病正气大虚,故治疗宜攻补兼施,以扶正为主,重点温阳健脾,辅以宣肺利水。常用苓桂术甘汤加味,不主张峻下逐水,如十枣汤等攻逐之剂,易伤正气,犯“虚虚实实”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