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养生保健观点

一、中医的养生保健观点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又进行了新的阐述:“健康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医学的模式也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几个阶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指:从生物、心理、社会全面综合的水平上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反映了医学技术的进步,从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人的尊重,标志着医学道德的进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从生物与社会结合的角度理解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

在健康与不健康的中间还存在着亚健康状态。原苏联的布赫曼教授指出: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Sub-health)状态。

亚健康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而75%的人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如果得到适当的调整,就会向健康转变;如果任由发展,亚健康则有向多种慢性疾病转化的可能性。

先生认为,人的健康状态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阴”“阳”两种元素的动态平衡,一旦阴阳失调,就会出现疾病。在阴阳失衡的初期,就相当于亚健康状态。

治疗亚健康,先生认为从中医角度来看,关键就是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这是调整亚健康状态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要从日常生活上配合,如保证睡眠、合理饮食、荤素搭配、运动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