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法治疗不明原因发热

九、“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法治疗不明原因发热

李某,女,63岁。2008年1月21日初诊,以“乙肝系列异常2年余,午后发热20余天”为主诉。

初诊:患者有慢性肝炎病史2年余。近20天来每至下午2时左右出现发热,体温逐渐升至40℃左右,发热时伴全身不适,口干欲饮,身热无汗,发热持续8小时左右,体温可自行下降至正常,热退后无明显不适。西医检查未能明确发热原因,一般退热药无效,常用激素类药物退热,遂来求治。刻下症:发热无汗,无恶寒,全身不适,口干欲饮,饮水不多。体温39.2℃,脉搏100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10/70mmHg。专科检查:热病面容,颜面毛细血管扩张,有肝掌。血常规:WBC 6.79×109/L,N 67.8%,RBC 4.23×1012/L。肝功:正常,乙肝系列:HBsAg、HBeAb、HBcAb阳性,HBV-DNA 1.245×103IU/mL。腹部B超:肝光点增多。满舌白苔如积粉,脉数。湿热邪毒伏于膜原,则发热无汗,无恶寒;湿邪困阻,则全身不适,口干欲饮,饮水不多。舌脉均为邪伏膜原之象。处方:达原饮加味。槟榔12g,厚朴6g,草果6g,知母6g,白芍6g,黄芩6g,甘草3g。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发热已除,舌苔变为薄白。效不更方,继守前法。处方:槟榔12g,厚朴6g,草果6g,知母6g,白芍6g,黄芩6g,甘草3g。3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再无发热。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

按:本例患者西医检查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只热不寒,无达原饮所治的憎寒壮热证。抓住积粉苔这一特点,施予达原饮,用之大验。先生临证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虽无典型的积粉苔,只要舌苔白厚,用之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