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概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它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已成为我国愈来愈重要的慢性肝病问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中肝功能异常和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普通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为20%~33%。近20年来,亚洲国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中国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患病率在15%左右。

造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脂肪、高热量膳食习惯,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流行主要与肥胖症患病率增长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一般进展缓慢,随访10~20年肝硬化发生率低(0.6%~3%);年龄>50岁、肥胖(特别是内脏性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与ALT 比值>1以及血小板计数减少等指标,是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