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处方及加减

四、基本处方及加减

以“肝郁脾虚”证为基本证,定立基本处方柴芍六君子汤,随症加减。

(1)基本处方:柴芍六君子汤,由《医宗金鉴》之“六君子汤”化裁而来,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处方:柴胡10g,白芍(炒)12g,党参15g,白术(土炒)15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姜制)12g,甘草(炙)6g,生姜3片,大枣3枚。

(2)方解:柴芍六君子汤中,柴胡、白芍重在疏肝柔肝。柴胡味苦微辛,性微寒,入肝经,为疏肝解郁之要药;白芍性味酸甘,柔肝止痛,敛阴和营。二者配伍,一散一收,颇符合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性。六君子汤又能健脾和胃,与柴芍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肝、脾关系密切,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生血,肝藏血。按五行相生相克基本规律,土需木疏,木需土荣,两者之间有相互化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肝有病常影响脾胃。若肝失疏泄条达,则影响脾胃之气升降和正常传输。治疗时通过调理脾胃,加强脾胃的生化功能,以此治疗肝之病,常可收良好疗效。由此可见,肝、脾二脏生理关系密切,病理相互影响,治疗应补其不足。如《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体现了先生治疗肝病临证处方的特点。

(3)加减:“柴芍六君子汤”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适用于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者。在临证中随症加减如下:①肝区疼痛明显者,加香附、郁金;②大便稀者,加苍术、薏仁、扁豆、山药、芡实;③湿热重者,加佩兰、藿香、白花蛇舌草、忍冬藤;④血瘀者,加丹参饮;⑤黄疸者,加茵陈、金钱草、白茅根;⑥肝脾肿大者,加鳖甲、荔枝核;⑦血虚者,加黄芪、当归;⑧阴虚者,加太子参;⑨妇女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⑩男子阳痿者,加桂枝、刺猬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