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
1.概述
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肝脏疾病,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丙肝病毒是一种直径不到80nm,有包膜的单股正链核糖核酸(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家系。丙肝病毒会发生变异,它可通过一些特殊的机制,把自己重要的基因隐藏起来,并保持其相对稳定;而把不太重要的、免疫选择和进化的基因放在容易发生变异的位置,使病毒能很快适应环境和逃避人体免疫系统对它的清除。丙肝病毒不能自己合成蛋白,它感染人体后常“借用”人体细胞的蛋白合成机制来合成病毒的蛋白。它不但利用人体细胞的蛋白合成机制,还在细胞内进行破坏活动。当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时,常引起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或干扰肝细胞蛋白合成,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这样一来,它不但像乙肝病毒那样通过人体免疫系统造成肝细胞坏死,而且更主要的是对肝细胞的直接破坏作用会引起肝炎。因此,有50%以上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有大约20%的感染者会发展成肝硬化,有大约12%的感染者会发展成肝癌。丙肝病毒的核心蛋白与致癌有关。人类对丙肝病毒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产生能力较差,这可能与丙肝病毒感染后病毒在血中的水平低及其基因变异有关。
不同国家的人所感染的丙肝病毒类型也不同。欧美国家感染者多数为Ⅰ型感染,而亚洲国家以Ⅱ型为主、Ⅲ型次之,我国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丙肝病毒的类型以Ⅱ型感染较多。不同基因型的丙肝病毒感染所引起临床的过程和干扰素治疗反应也有些不同,Ⅰ型感染较Ⅱ型或Ⅲ型感染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差,Ⅲ型感染用干扰素的疗效最好。
2.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丙型肝炎症状不明显,一般多从急性转慢性。主要表现是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等,最后会发展到肝硬化、肝癌。根据患者ALT 的水平,可将丙肝病毒感染者分为慢性持续型(ALT 呈慢性持续性升高)、反复异常型(ALT 呈反复明显的波动)和携带型(ALT 正常)。大多数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组织均有慢性肝炎样改变,现在已把它划归于慢性丙型肝炎。
3.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1)一般治疗。①适当休息:症状明显或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卧床可增加肝血流量,有助恢复。病情轻者以活动后不觉疲乏为度。②合理饮食:适当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有利肝脏修复。不必过分强调高营养,以防发生脂肪肝。应避免饮酒。③心理平衡:使病人有正确的疾病观,对肝炎治疗应有耐心和信心。切勿乱投医,以免延误治疗。
(2)药物治疗。对丙型肝炎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抗病毒治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当前公认的治疗方案,可以抑制病毒复制甚至清除病毒,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硬化和HCC的发生。凡符合条件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1)普通干扰素α(IFNα)联合利巴韦林:1992年,美国FDA批准用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性或慢性丙型肝炎,治愈率在41%~47%。
2)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无论是急性丙型肝炎,还是慢性丙型肝炎,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2a或alfa-2b)联合利巴韦林,可使丙肝的治愈率提高近20个百分点。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丙型肝炎的方案。
4.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
先生治疗丙型肝炎主要考虑肝、脾、肾三脏。
(1)肝郁脾虚
表现:两胁疼痛,随情绪波动而增减,纳少,口淡无味,身倦乏力,大便溏,舌质淡红,苔白或白腻,脉弦细。
治则:疏肝健脾,祛邪解毒。
方药:柴芍六君子汤或逍遥散加味。
1)柴芍六君子汤:柴胡10g,陈皮10g,杭芍12g,半夏12g,白术12g,茯苓12g,党参15g,甘草6g。
2)逍遥散:柴胡10g,白术12g,杭芍12g,茯苓12g,当归10g,甘草6g,薄荷6g,煨姜3g。
加减:①患者肝郁明显,右胁疼痛较甚者,加香附12g,郁金12g,丹参30g,以疏肝理气止痛;②伴有胃脘隐痛不适,纳少明显者,加丹参30g,檀香10g,砂仁9g,以行气和胃止痛;③患者脾虚明显,表现为乏力,不思饮食,便溏者,加生黄芪40g,生山药30g,以健脾益气,淡渗利湿;④脾虚湿盛,表现为四肢沉重无力,便溏不爽,苔白腻者,加生苡仁30g,白扁豆30g,苍术10g,以健脾燥湿。
(2)肝肾阴虚
表现: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
治则:养阴柔肝,清热。
方药: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味。
1)肝肾阴虚,一贯煎加味:麦冬30g,当归12g,生地12g,沙参15g,枸杞子15g,川楝子10g。
2)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者,以滋水清肝饮加味:熟地15g,山药12g,山萸肉12g,茯苓12g,杭芍12g,泽泻10g,丹皮10g,柴胡10g,栀子10g,酸枣仁30g。
加减:①胁痛明显者,加郁金12g,香附12g,元胡10g,以理气止痛;②头晕目眩,双目干涩者,加黄精20g,女贞子15g,菊花10g,以清肝明目,养阴柔肝;③腰膝酸软,手足心发热,耳鸣甚者,加牛膝12g,杜仲12g,枸杞15g,黄柏10g,以滋阴益肾;④伴有气虚者,加太子参20g,生黄芪60g,以益气养阴。
5.丙型肝炎常用的单味中药
(1)清邪解毒,祛除病因。常用药有:虎杖、丹皮、赤芍、大黄、郁金、白花蛇舌草等。
(2)邪盛正伤,互为因果,丙肝病毒难以去除,宜扶正托毒,使邪去正安。常用药有:黄芪、党参、仙灵脾、仙茅、菟丝子、五味子、女贞子、枸杞子等。
(3)瘀毒阻络,胶结难解,致结成瘀,所以要重视化瘀活络。常用药有:陈皮、赤芍、香附、厚朴、半夏。
6.丙肝病毒的预防
丙肝病毒目前无疫苗可以预防。丙肝病毒不会通过一般的日常接触传播,而主要是通过血液、皮肤黏膜破损、母婴以及性传播等。使用血液制品时要注意;另外,卖血、血液透析、吸毒、文身、打耳洞、多性伴侣、洁牙等也有可能被感染,应该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