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辨证治疗经验
2025年09月26日
五、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辨证治疗经验
1.肝胃不和,痰瘀阻络
(1)临床表现:肝区胀痛,胸闷不舒,倦怠乏力,善叹息,恶心纳呆,并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肝脏肿大或不肿,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弦细。
(2)病因病机:由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湿痰内停,造成脂肪肝的发生。
(3)治疗原则:疏肝和胃,化痰祛瘀。
(4)方药:柴胡疏肝散。柴胡10g,陈皮10g,白芍15g,川芎12g,香附12g,枳壳15g,甘草6g,半夏15g,丹参20g,生山楂30g,红曲10g,菊花15g。
2.脾虚湿盛,肝郁血瘀
(1)临床表现:右肋胀满,嗳气恶心,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厚白腻,脉濡缓。
(2)病因病机:由于长嗜食甘肥厚味之品,或者情志失调以及某些疾病因素,使脾失健运,湿浊结聚成痰,肝失疏泄,以致痰湿阻于肝络而成脂肪肝。
(3)治疗原则:疏肝健脾,祛湿化痰。
(4)方药:四逆散合二陈汤。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5g,甘草6g,陈皮10g,半夏15g,茯苓15g,红曲10g,菊花15g。
3.痰瘀互结,气滞血瘀
(1)临床表现:体型稍胖,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偶有头痛,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2)病因病机:肝失疏泄,脾虚失于运化,痰瘀痹阻于肝,成为脂肪肝。
(3)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清热化痰。
(4)方药:十味温胆汤。清半夏15g,枳实15g,陈皮10g,茯苓10g,酸枣仁15g,远志12g,五味子15g,熟地黄10g,党参15g,炙甘草6g,红曲10g,菊花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