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成长成才的“四航”工程

三、厚植成长成才的“四航”工程

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解决实际问题,夯实基础工作。学院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思路,以推进落实“引航工程”“领航工程”“护航工程”“远航工程”四大工程和“学风建设年”工作为重点,发挥“黄金八周”“相约晨光”“文法讲堂”等载体优势,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民族的学生,不断探索他们的成长规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围绕新生适应问题,开展“引航工程”。新生适应性问题是新生引航工程的重点关注点,学院立足新生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多角度开展新生适应教育,全方位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新生活,关注大一新生转变过程,尽快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变”“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认真设计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切实保障学生日常生活资讯的全面性和完善性;积极召开成长型班会,夯实专业教育效度,培养专业认同感,塑造良好学风;将新生参加升国旗和入党启蒙教育列为新生教育必修环节,提升新生爱国情怀,提高政治素养;发挥群团组织和优秀高年级学生队伍力量,坚持组织新生参加“相约晨光”晨读晨练活动,培养新生的良好习惯;组织新生开展《学生手册》和《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的学习,树立新生的遵纪守法观念等。2017级和2018级学生专业认同率均超过90%,校园学风认可度超过80%,入党申请书递交率超过50%,大学生活充实度达到82%。

明确外语四级抓手,实施“领航工程”。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动力是“领航工程”实施的主要目标,学院根据“引航工程”的实施效果,紧紧抓住外语四级备考这一“牛鼻子”,不断带动学风建设,以考促建、以赛促建,不断引导学生改善心智模式和系统思考,激发内力觉醒。围绕四级备考和专业提升设计成长型班会的内容;组织学业困难学生参加学业辅导中心学习;坚持组织学生参加“相约晨光”晨读晨练活动;完善外语四级备考“双师”会商交流机制。2016级学生学风良好,前两个学年平均挂科率为12%,远低于全校平均水平。在2017级12个班级中,挂科率低于8%的班级达到5个。2015级和2016级学生大学英语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均在81%以上。2015级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学生一次通过率达到82.5%,超过全国平均通过率34个百分点,其中英语15-1班专业四级一次通过率达到95%。

着眼职业生涯目标,推进“护航工程”实施。明确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实现科学的分层分流,是“护航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院根据“护航工程”的实施效果,立足学生职业发展目标,不断开展深度辅导与职业教育,按照考研升学、出国留学、工作就业三大类方向,努力引导学生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学院在第五学期启动“护航工程”,统合辅导员、班导师、各系专业教师和实习基地负责教师力量,进行考研动员、出国留学交流、实习实训交流等活动,为学生职业发展答疑解惑,指导学生科学作出职业目标的规划。

全员推动就业工作,落实“远航工程”。学院尤其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探索并建立全员就业工作机制,以实现学生就业为目标,建立考研、出国、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组织考研(公务员)模拟面试,全员参与就业市场建设,形成党委书记牵头、院长负责,各系主任、班导师、辅导员、党支部书记、论文导师共同参与的全员就业机制。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院就业率稳步提升。2018年,学院一次就业率达到99.40%,学生考研率达到15.56%,综合升学率为25.84%,保持在高位水平。

关注研究生职业素养提升,助力学生成长。学院一直将研究生学术功底夯实和职业素养提升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各硕士培养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术沙龙、学术论坛、读书会和实习实训等教育方式。学院注重发挥研究生和研究生会的作用,积极利用“助学、助管、助教”活动,增加研究生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机会,探索建立“硕本互动”学术交流机制,提升职业素养;同时,由研究生会牵头组织“师说”系列学术论坛,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