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约有70%的同学提出了像“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提高我的口语表达能力,希望我可以用精确而简练的语言来表达我要表达的意思”,“想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再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显得零乱”等这样的学习期待。现行的高考制度,对于语文的考试,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所以在中小学时期,学生的口语表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同学在公众面前发言时,经验不足,效果欠佳。在大学阶段,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故而学生和教师对此都应有足够的重视。
为此,除了作品讲解过程中的课堂讨论与教学互动外,笔者主要采取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这种简单易行,同时也深受学生喜爱的方式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即每节课拿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安排两到三位同学进行演讲,演讲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主要包括:
第一,向同学们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要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主要收获以及作者的相关资料等介绍给大家,如果同学中有读过这本书的,可与之就一到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第二,对一些影视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由四大名著拍成的电视连续剧的成败得失,以及其不同版本之间的对比;国人为什么热衷于拍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
第三,介绍一位自己喜欢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阐明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并重点分析这位作家的才情品性等。
第四,就一些与语文相关的热点话题展开探讨。比如高考语文改革、国学热等。
第五,其他适合的内容和形式,比如短小的曲艺表演,像相声、评书、小品等,可由几个同学共同完成。
这些主题演讲或表演,表面上看是在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事实上成效是综合性的。比如,推荐阅读书籍、评价影视作品等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及对文化的深层解读;探讨热点话题可锻炼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短小的曲艺表演更显示了同学们的一些综合素质等。而因为演讲或表演的主角是自己的同学,所以“观众们”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其相关能力也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