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与学生就业工作的关系
高校学生的就业是检验高校教育成果的标杆,也是高校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成果的体现。成功的思想建设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可以在学生就业时给予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继续发挥作用。所以,研究思想建设与学生就业的关系就十分重要。
1.思想建设对学生就业意向的影响
很多学生就业时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而工作岗位供给的不平衡性也加大了高校就业的难度。想招人的岗位招不到人,而想就业的人又找不到工作。这种不平衡需要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解决。通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学生到基层,到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们了解到,从基层做起,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此外,很多学生害怕就业,不愿就业,这也需要通过思想教育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就业中去,为社会和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
2.用人单位对思想建设工作的要求
多年的实践证明,思想道德水准较高的学生在求职就业中会获得更多的机会。这反映出用人单位对人才思想道德的高要求。许多单位要求毕业生是党员,这在公务员招录中更能集中体现。因此,思想建设在学生就业中是实实在在发挥作用的。要让学生们认识到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工作就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当求职遇到困难时,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妄自菲薄,要勇敢地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这也需要在思想建设中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总的来说,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来面对就业中的各种困难。
3.离开高校后思想建设的作用
高校育人要秉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路。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要有延续性。在校期间,思想建设是通过与专业课学习相结合,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充分运用学校的资源实现的。而在学生毕业之后,这种教育应该具有连续性。比如,现在好多高校通过校友会的建设,将毕业生凝聚在一起。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黏性,也是对毕业生持续进行思想建设。让毕业生不忘在母校的所学和所悟,甚至通过对学校的捐赠表达对学校发展的支持。这正表现了高校思想建设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