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

一、历史

北京市广告教育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民国时期。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正式成立“新闻学研究会”,以“输灌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为办学宗旨(徐培汀,1981)。广告作为报纸经营的主要收入来源,成为该会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研究会导师、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生徐宝璜教授根据教学讲稿编辑出版的《新闻学》专著,在第十章以“新闻纸之广告”为题(徐宝璜,1919),专门介绍了报纸经营与广告之间的关系,以及广告的分类特点,陈培爱和杜艳艳(2010)将其评论为“第一次将广告专门列章进行研究的开篇之作”。

1923年,著名记者邵飘萍在北京平民大学设立“报学系”,徐宝璜教授为系主任,培养了大批新闻学和广告经营人才。随后,1924年,燕京大学创办“新闻学系”,1933年,成舍我创办“北平新闻专科学校”,这些北京市早期的新闻类高等院系都把广告作为新闻媒体经营的重要实践活动加以教学和研究,对我国早期广告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将广告活动视为资本主义的产物,将广告作品视为资本主义腐朽和浪费生活方式的表现,因而仅仅保留了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广告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广告课程都被挤出大中专院校,只有少量美术类院校保留了与广告相关的商标、包装、装潢等设计类课程。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大量广告从业人员和教育工作者被下放或转行,北京市的广告教育陷入全面停滞的阶段。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全面复苏,广告活动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主要城市复兴起来。广告行业的繁盛带来了大量广告专业人才的需求。1989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设立广告学本科专业,揭开了北京市现代广告教育的序幕。随后,1992年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管理系、1993年北京财贸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贸易系和北京大学艺术系也相继开设广告学本科专业。1993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率先在全国招收广告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1999年,又率先在全国招收广告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开创了中国现代广告教育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