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基础出发,选择音乐作品

(一)从学生的基础出发,选择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从认知来讲,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面对当前多数大学生音乐基本薄弱的情况,需要分步骤地选择作品。

首先是声乐作品。第一,结构简单的歌曲。这是最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人声分为男生、女生和童声;男女声又细分为高中低各三个音部。从声部特点出发,在欣赏艺术性歌曲中,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嗓音条件,既对喜欢唱歌的同学有帮助,也能使其他同学增长一定的声乐知识,引导他们认识当今的流行乐坛的演唱现象,怎样才是正确的歌唱方式。第二,音乐剧。在艺术歌曲的基础上,加大难度,欣赏选择欧美的代表性作品,提高他们对于音乐舞台表演综合艺术表现形式的感受力。第三,歌剧。这是代表声乐最高艺术成就的形式,高难度的演唱表演,乐队的精彩呈现,剧情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受人声朴素而高超技巧的魅力。

其次是器乐作品。第一,从认识乐队开始选择作品。虽然很多人了解常见的一些乐器,但并不清楚乐器的组合规律、同一种乐器在音色上的差别等知识。学生大多所熟悉的电声乐队音色单一,表现力往往有局限性。而大型的交响乐队可以极大拓宽音色的表现范围。第二,从体裁的大小选择作品,以标题音乐为主。器乐小品很多,但创作精妙的音乐却短小而精致,每一个音符都有着丰富的表现力,注重细节是这部分的重点,可以提高学生对音色和音高等音乐理论的形象性积累。选择中型的一些为大家所熟悉的体裁,在授课上可以突出这类作品的风格特色,加深对各类音乐风格的总体把握和认知。除了大家熟悉的交响乐这种大型音乐体裁外,增加平时不太了解的其他体裁。这些作品往往能最充分地展示作曲家的个性,诠释深刻的思想命题,追求音乐技巧的创新和完美,凝聚丰富的思想哲理及人生命运等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尊严、心理感受等精神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无标题音乐作品。这类作品在课堂的授课总体时间相对比较少。考虑到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心理期盼,往往从选择和他们口味接近的经典作品开始,以此为前提,全面深入地展开对整部作品的学习,然后适当增加篇幅相对短小的其他作品,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欣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