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修养不足与党的观念不强

(一)党性修养不足与党的观念不强

一是入党动机不明确,服务意识淡薄。新时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拥有较为优渥的成长环境,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以个人需求为中心,更关注个人利益。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少数人中更多的是停留在口中,而非实际行动。目标过于功利化导致了入党动机的不明确、不纯洁,影响了党员形象。二是理论知识欠缺,学习主动性不足。个别大学生党员主动学习劲头不足,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高峰期就是入党前的考察阶段。“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这些名词看着熟悉,却很难从党员口中完整说出其具体含义。平时在校学习,重视专业课,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均有欠缺。同时,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的工夫还不够。没有处理好知行合一的关系,不能“融汇贯通”地运用理论学习成果去指导实际工作和生活。三是政治站位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如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部分党员学生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舆论影响,缺乏政治敏感度,导致出现错误思想,针对一些影响团结稳定大局的话语,往往缺乏斗争性,不能与错误思想做斗争。四是纪律意识淡薄,缺少组织观念。个别大学生党员习惯于自由散漫,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不强、认可度不高。入党后履行组织生活不到位,不能按时参加“三会一课”,开展“两学一做”实践活动缺乏动力与活力,严重者甚至出现党的观念退化、组织纪律松弛的问题。更有甚者,在个人与组织之间有利益冲突时,更是把组织忘在脑后,忘了自己的身份,不顾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