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祉援救于右任
李约祉和于右任是陕西宏道高等学堂的同学,还在乡间读书时,李约祉就知道于右任,倾慕其文章“才气纵横,波澜壮阔”。
1904年,于右任应商州知州杨宜翰之邀,任商州中学堂监督。他又邀李仪祉、茹欲立同往任教。一时该学堂“学风大进,人文蔚起”。这年冬,于右任赴开封参加礼部会试。此前,有嫉恨者,搜得其所著《半哭半笑楼诗草》一本及其披发握刀照片一张,以为罪证,向三原知县告密。陕西当局以其“倡言革命,大逆不道”,请旨斥革究办。不久,清廷密令缉拿并就地正法。
《半哭半笑楼诗草》的内容可谓惊世骇俗,用李约祉的话说,“骂这个,骂那个,而且是明骂,毫不隐讳,比如说,刺皇太后,刺升允(陕甘总督)等等”。扉页印有于右任个人照,短装打扮,披散头发,右手提刀,左右两侧自题对联:“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当时于右任已前往开封参加会试,全然不知自己身处险境(因“庚子国变”,北京贡院被焚毁,会试改在开封举行)。缉拿密旨已下,陕西当局只等明文一到,便可动手。
李约祉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呢?他曾写文章回忆,三原县学教员王友益和他是旧相识,两人久未见面,偏偏就在这一天,李约祉探访旧友,王友益透露了这个消息。李约祉大吃一惊,当下未动声色,离开后立即去见于右任的父亲,告知此事。老太爷连声问:“这该怎么办?”
李约祉说:“现在县上还不知右任在开封会试,若是知道,一封电报,就把他拿了。”
老太爷说:“那我们先打电报。”
李约祉说:“不敢打,我们打电报,那等于走漏消息,自速其祸。”
老太爷沉思片刻,说:“我是商人,拟个商人电报,‘货已及申,速行’。你看行不行?”
李约祉说:“电文尽可含蓄影射,但是姓名不能不提‘于右任’三个字,怎么隐藏法呢?”
老太爷不语。李约祉说:“唯一的办法,就是遣专人去送信,先尽人事,后由天命。”
于是老太爷写信,派专人送到开封。于右任见信,一刻不停,先奔走上海,后由上海去了日本。就在前后之间,公差来拿,于右任幸免于难。陕西许多赴试的举子,从开封回来时,沿途关津,节节盘查,受尽了麻烦。
这件事李约祉没有对人说起过,直到他去北京上学,一次对同学茹欲可提及,茹欲可去函告知于右任,于右任感激万分,遂来函向李约祉表示谢意,并赠诗两首。可惜诗稿早已遗失,李约祉只记得其中一韵:“都门书到诵回环,闻道欢迎白浪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