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剧界之泰斗

演剧界之泰斗

陈雨农现在仅存的音频,是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为其录制的《断桥》《珍珠衫》选段,“恨官人丧良心不如禽兽……”,刚劲稳实,吞吐得法,字字珠玉,腔腔熨帖。《陕西易俗社简明报告书》评价:“其为戏也,落落大方,高雅绝伦,于布景处亦自巧思。故戏曲一经其手,格外生色,陕人称为演剧界之泰斗。”

辛亥革命以前,陈雨农演了10余年戏,虽然红遍关中,但他在精神上经历了很多痛苦。他清楚地看到,以个人力量不足以办好戏曲事业,而当时的政府,也不可能兴办剧社。后来他接触了一部分进步文人,在思想上起了变化,辛亥以后,他便放弃了个人经营的打算,慨然投身于革命人士李桐轩、孙仁玉创办的易俗社。《易报》曾这样介绍陈雨农:

陈雨农

在前清时即好从士大夫游,以故文学一途亦得深窥门径。其时虽无新编佳剧,而于所演旧剧,独能自出心裁,多所改造,迥与俗子不同,每一奏艺无不倾倒四座,叹为观止。民国元年,同人组织易俗社,招致之,雨农以为志同道合,欣然来就,捐其所有服饰、器具,值数百金。尔时缔造艰难,飘摇风雨,雨农不惮勤劳,备尝辛苦,相与支持,同人至今推为本社开国元勋,非虚语也。

1942年5月2日,陈雨农因脑出血病逝于西安东关寓所,享年62岁。这位清末光绪、宣统时代关中第一秦腔名旦,从事戏曲事业半个世纪之久,很多演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得到过他的教益,可以说,从清末到抗日战争年代,秦腔的很多改进提高,陈雨农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个人。他不光是易俗社的“开国元勋”,更是将秦腔艺术推进到历史新阶段的功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