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刘”争辉
秦腔很多大本戏,为追求情节丰富曲折,多为“双生双旦双洞房”,即一出戏多线索并行,男女主角双配置。其中两位女主,一位青衣,一位花旦,一位端庄,一位活泼,各有所长,互为映衬。舞台上二女争艳,戏迷难免会做比较,谁的唱功好,谁的做功好,谁扮相漂亮?
当时西安就有看客分成两党,一党捧刘迪民,一党捧刘箴俗。刘迪民和刘箴俗是易俗社同期学员,并称“二刘”,刘迪民偏青衣,刘箴俗偏花旦,两人经常搭档演出,如:《软玉屏》刘箴俗饰魏纫秋,刘迪民饰白妙香;《蝴蝶杯》刘箴俗饰卢凤英,刘迪民饰胡凤莲;《三滴血》刘箴俗饰贾莲香,刘迪民饰李晚春。二人中刘迪民年长10岁,人称“大刘”,刘箴俗称“小刘”。易俗社在汉口演出时,关于大小刘的争论最多,有顾曲者借报刊阵地“开战”,一方认为“传统青衣善唱不善做之陈习,已渐渐为观众所不容,刘箴俗之所以享盛名者,一藉其做派,二藉以外界之宣传,此易俗社得天独厚之优势耳”。另一方不以为然,称“若小刘者,声价一时迷阳城而惑下蔡者,颇不乏人。予则嫌其做失于过,音偏于媚,南腔北调,吐字舌挑其中,气不足,腔调不圆。”
署名“云集山人”发表文章《谈易俗社之刘迪民》,将“二刘”与汉班“二翠”相比。“二翠”是当时的汉上名伶,作者以为,迪民即汉班之瞿翠霞,而箴俗即汉班之小翠喜,二人“合之两美,离之两伤”。但他也不掩饰对刘迪民的喜爱,“予最赏识《春闺考试》中饰徐小姐者,卢小姐(作者注:刘箴俗饰演的卢凤英)风流无比,徐小姐蕴藉无伦。久之始知是饰卢小姐者为刘箴俗,饰徐小姐者为刘迪民,而余之心契迪民较之心契箴俗尤为真切。因迪民一串珠喉出于丹田,故能耐久,而一种温柔敦厚之气溢于眉宇,却不染半点狎亵之习。”
欧阳予倩也关注到了“二刘”现象,说“这本来没有什么道理的,不过是看客要这样闹也没有法子”。欧阳予倩说,他们到了汉口,“二刘”都很受欢迎。平心而论,刘迪民扮相很丰满,身材相当的高,表情很温爽而明快,自是难得。但是他演旦角不如演小生,演小生雍容华贵,尤能显其特长。

①刘迪民在时装剧《秋风秋雨》中饰秋瑾

②《殷桃娘》刘迪民饰虞姬
从汉口回来的两年后,刘箴俗离世。刘迪民跟随陈雨农学青衣,技艺精进。1932年易俗社进京演出《颐和园》,刘迪民饰慈禧,“气象严毅,恰如其人”。但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第二代旦角演员王天民一鸣惊人,独挑大梁。刘迪民转任教练,退居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