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玉庆班

自组玉庆班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魁盛班红火了四五年,观众留住了,演员稳定了,却因班主胡魁自己的问题,最终散了摊子。

胡魁有些胆识,但毕竟是一介莽夫,有钱了,居安而不思危,恶习积重,先是丢了衙门的差事,而后又染上毒瘾。更要命的是,儿子、儿媳、女儿在他的影响下,都抽上了鸦片,一家七杆大烟枪,抽完家底抽戏班收入,直到演员的生活无法保障,纷纷离开戏班自谋出路。一向彪悍的胡魁连自己也顾不上了,哪有精力管戏班子,名震关中的魁盛班就这样解体了。

这件事对陈雨农的震动很大,好好的一个班社,之前被其他戏班排挤、打击,竞争那么激烈,都一路走过来,现在竟是人为的原因,从内部败坏了。可见,与什么人为伍是多么重要。他想起了孙仁玉先生,孙先生对他说过,救国先要救人,救人先要救人的灵魂。此刻,他感到了这句话的分量。陈雨农戏好,也有人缘,魁盛班解散后,常在一起搭戏的演员问他:“咱们怎么办?你去哪儿我们都跟着。”陈雨农很受感动,成立一个自己的戏班的想法在他心里生成了。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陈雨农在西安成立玉庆班,自任班主。一时应者云集,木匠红刘立杰、麻子红李云亭、名净张寿全、名丑聂金铭、正旦白菜心等纷纷加盟。玉庆班拥有了一大批驰名关陇的艺人,角色行当齐全,戏箱设备讲究,他们把演出阵地从农村搬到了城市,庙会、堂会,文人雅集,都有玉庆班表演的身影。长安城中客籍人士经常举行的“堂会”,之前以秦腔粗俗难懂,全由汉二黄、徽班串演,自陈雨农成立戏班后,对秦腔不断改良,逐渐由参加直到代替。“西秦青衣泰斗”薛五喜,光绪中叶红遍渭河南北,入玉庆班时已年过半百,陈雨农以每季九十两银子的高价聘为教练、台柱。薛的拿手戏《铡美案》《玉虎坠》《抱火斗》等都成为玉庆班的代表剧目,盛演不衰。那时找不到文化人编新戏,为了丰富剧目,陈雨农将流行于农村的皮影戏改编移植演出,并对传统戏的唱腔进行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陈氏风格。

转眼到了宣统元年(1909年),玉庆班即将走进第10个年头。陈雨农为人正派,不入邪门,又经营得法,不但使班社长久维持,且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西安响当当的秦腔戏班。最令陈雨农感到高兴的是,孙仁玉先生受聘任教于省女子师范,也搬到西安来了。他有机会请先生看戏、聊天,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想着有孙先生在,陈雨农总是踏实的。

①旦角教练党甘亭

②旦角教练赵杰民

③武生教练唐虎臣

④须生教练李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