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东挽留尚小云
新中国成立后,封至模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西北文化部戏曲改进处副处长,西北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处副处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委会主任、演员训练班主任。
当时戏改处的工作,就是改进老戏、老剧本,改造老艺人,改造旧剧团。因为封至模对旧剧团艺人的生活和思想状况非常了解,所以起到了别人起不到的作用。时任戏改处编审科科长的黄俊耀曾在一篇文章中讲了几件往事:
1950年,尚小云剧团来西安演出。尚小云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他特别把在东北某京剧团任团长的儿子叫来——因其擅长翻跟头,为他扮演马童。筱翠花(京剧表演艺术家于连泉)在戏里唱了些旧词。在西安市文联组织的座谈会上,一些同志对此提出严厉批评,搞得尚小云、于连泉非常难堪,第二天就准备拆台离开。封至模知道了,立刻找领导商量,向部里汇报,遂达成一致:有些同志发言过火并态度粗暴,应向尚小云道歉。封至模以老朋友的身份出面,请尚小云等在西安饭庄吃了顿饭,这才将人挽留了下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来西安演出的剧团很多,像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周信芳、常香玉等,他们大都是封至模的旧交或晚辈,只要到西安,一定要和封至模见面,畅叙友情,探讨业务。有一次梅兰芳演《凤还巢》,封至模提出,梅的裙子穿高了一些,第二天演出前,梅兰芳邀请封至模到后台,看他穿的是否合适。梅兰芳回京,封至模为其送行,两人在火车上话题不断,越谈越投机,结果火车开了,封至模干脆一路谈到临潼,才下车返回。梅葆玖是晚辈,他在西安演出《探母回令》,封至模写了一篇评论文章,谈到对服装和化妆的看法,后来梅葆玖在北京演出时,全部采纳了封至模的建议。
1952年,西北戏曲研究院成立,即现在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这是封至模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单位,从研究院的筹备、建成,到负责表演教学、戏剧指导,他怀着满腔的热忱投入其中。当年选院址,时任西安市副市长的张锋伯和封至模是至交,曾一起创办过上林剧院。他们登上城墙,由文昌门向南望,封至模说:“呀!这块地方原是个仪园吗?”张锋伯说:“从长远看,这是块好地方,从新城省政府,经过端履门、碑林博物馆一条大路直下,将来是有大发展的。”院址就这么定下来了。半个多世纪过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直在那里,每逢有秦腔演出,看戏的人络绎不绝。

封至模(左)与梅兰芳

封至模(右)与荀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