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之年
2025年10月13日
霍乱之年
在孙仁玉嫡孙孙永宽处,我见到7卷保存完好的《陈修园医书》,每卷本均有孙仁玉亲笔签名。陈修园是清代医学家,在知县任上曾自制方剂救治水灾后罹患疫病的百姓。1932年陕西流行“虎烈拉”,死人无以计数,关中一带多有因瘟疫绝户者。孙仁玉自配汤药,每天给易俗社的学生服用,使孩子们安然度过霍乱之年,这与他一直以来钻研医书不无关系。
孙永宽说:“祖父喜欢读医书,通些医理,加之他和陕西名医杨漱基私交很好,在‘虎烈拉’刚开始蔓延时,他就和杨先生商量,自制了防疫汤药,用大锅熬,每天饭前服用一碗,他亲自监督,不服药不准吃饭,不但叫学生喝,还把药剂分发给社内人员的家属。”为防止传染源进社,实行封闭管理,要求所有人员一律居住社内,不许私自外出,不准吃食堂以外的任何食物,一切以安全度过瘟疫期为重,该停演就停演,该停止训练就停止训练,一旦发现有染疫迹象,立即隔离治疗。
在霍乱爆发的前一个月,驻防河南信阳的十五路军总指挥马鸿逵邀请易俗社到驻地演出。马鸿逵原是冯玉祥的部下,官兵多为西北人,对秦腔甚是喜爱,易俗社遂派副社长耿古澄带队,率领以王天民为主力的演出队伍赴驻地演出,这是易俗社成立以来的第二次省外远行。演了一个多月,按原计划该返回了,但7月陕西“虎烈拉”骤起,演出队此时回陕必定增加染疫风险。孙仁玉紧急与时任社长的胡文卿商议,调整原定计划,他立即致函耿古澄,让演出队继续东行北进,不要回陕,以避霍乱。
耿古澄接到孙仁玉的来信,率演出队转场郑州,后在河北邯郸,山西阳泉、昔阳等军队驻地巡回演出,为易俗社在豫、冀、晋地区打开了局面,北京也小有舆论。12月,易俗社首演于北京,秦人秦韵,蜚声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