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磅礴,亦笑亦傲——陈雨农往事

大气磅礴,亦笑亦傲——陈雨农往事

陈雨农(1880—1942)西安市东关龙渠堡人,秦腔旦角演员、易俗社教练长

陈雨农被誉为“秦腔的王瑶卿”,可见他在西北戏曲界的分量。王瑶卿对京剧的贡献,在于将青衣、花旦、刀马旦融于一体,首创“花衫”行当;在于对唱、念、做、打的一系列创新;在于因材施教,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在其影响和指导下形成了各自的流派。而陈雨农呢,他和王瑶卿同处一个时代,皆演而优则导,他担任易俗社教练长整整30年,导演了300多部戏,成就了一大批秦腔名角。他对秦腔表演的改革创新,是大胆且有章法的,用戏剧家封至模的话讲,陈雨农排戏“大气磅礴,亦笑亦傲”。外地顾曲者将他和王瑶卿作比,是肯定亦是尊重。

易俗社是一个由文化人主导的艺术团体,从它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没有排斥过艺人,相反,他们给予了民间艺人极大的尊重。陈雨农就是其中一个,他感念于易俗社提高伶界人格,改良社会之宗旨,毅然解散了自己的班社,携价值数百金的“戏箱”(行头)加入易俗社。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没有前人的经验可效法,放弃已有的行业地位,转做幕后,为他人作嫁衣裳。一个瞻前顾后,没有魄力的人是做不出如此决定的。

旧时的江湖班社,多演传统剧目,由前辈艺人口传身教,一代代沿袭下来。实际上这种方式是很不稳定的,一旦艺人流失,戏也带走了。而易俗社多演新剧,无样本所循,要依靠剧作者和教练共同研究编排。易俗社成立“教练部”,实际上是初步建立了导演班子。这是一大进步,作为易俗社第一代导演,陈雨农在创腔、舞台表演等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扫码听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