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风波

纸上风波

1932年1月,西安《新秦日报》举办“菊部春秋”活动,评比十大秦腔青衫演员,王天民名列第一。报纸随即刊出《王天民专号》,全面介绍他的代表作和表演特色。在扩大其影响的同时,也使王天民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各种评论文章铺天盖地,有褒扬,亦有贬损,更有不实的毁谤。

西安某家报纸,刊登了一篇题为“易俗学生被俗易”的文章,说易俗社正走红的学生王天民、康顿易等人在不正当场合聚众赌博,被警察抓走,警局的人一看是王天民,教育了几句又把人放了。文章写得有鼻子有眼,舆论为之哗然。王天民本是个最不爱惹事之人,但这件事关系到易俗社的声誉,于是和其他几名学生找到报社,要求澄清事实,消除影响,但遭到拒绝。易俗社的学生们不干了,30多人冲进报社,找社长算账。社长开始避而不见,后来被逼急了,竟然对学生们说:“你们有刁难我们看戏的权利,我们有揭露你们伤风败俗的自由!”原来,症结在这里。易俗社为整顿看戏风气,尽量少赠票,不赠票,一些特权阶层没有免费的戏看了,自然不满。此报纸嫌易俗社不给送票,所以才闹了这一出。

王天民戏装照

学生们怒了,将社长一顿痛打,又砸了一些设备。这件事惊动了杨虎城,后来易俗社拿出证据,是两张报纸,一张上刊登着易俗社的演出广告,另一张就是那篇攻击文章。文中所说学生赌博的时间,王天民等人正在演戏,怎么可能分身做另一件事呢?真相大白!对于众学生打了社长,砸了设备,杨虎城批示:不宜小题大做。一场风波就此了结。

另一件事,西安“青帮”老大叶新甫,好女色,亦好男色,有的男旦,就曾以女儿妆陪其吸食大烟。叶对王天民觊觎已久,几次请他来,王天民均不予理会。叶新甫恼羞成怒,仗着在警察局当差的身份,以查户口为名,拘押了王天民,且故意置于牢房的尿桶旁,逼他做出舞台上的笑脸。王天民自然不会顺从,结果禁闭数日,后经社方出面交涉,方才放出。

《还我河山》王天民饰演岳母

剧作家樊仰山与王天民亦师亦友,他曾说,那时,社会上颇多不正之风,所谓显宦姨太、豪贵小姐以及勾栏暗娼,对王天民都是趋之若鹜,而王不为所动,始终坚白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