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途中被劫走
“光绪二十三,胡魁全了个娃娃班!”这是魁盛班最红火的年代,以陈雨农为首的一班“娃娃生”名震关中。陈雨农身价倍涨,成了戏班的台柱子和摇钱树,长安、三原、渭南、临潼一带许多戏班,争相约他演戏,甚至不惜武力解决。
那时,渭河两岸村庄集中,忙罢之际,陈雨农常往返于渭河滩演出,有些班社请不到他,便派人带着刀棍在渭河滩一带拦路邀截。陈雨农每过此地,总提心吊胆,有时改装躲藏于小轿内,以防意外。《陕西省戏剧志》中记录了一则轶闻:
有一年初秋,陈雨农应邀到一个戏班演出,途经渭河,由四五个武行演员护送。中午时分,太阳炙热,轿子穿过一大片玉米地,如进蒸笼,陈雨农坐在轿内,汗流浃背。他不时揭开轿帘向外张望,换一换气,就要到渭河岸了,摆渡过去,那边自会有人接应。谁知怕啥来啥,忽然间从玉米地蹿出五六个大汉,站在车道中间堵住去路。为首的一个向着轿厢喊了一声:“陈师傅,请你出来,我们有话说。”陈雨农心里吃惊,但毕竟在江湖闯荡了这些年,知道他们不过是想叫他去唱戏,不至于伤他性命。于是稳了稳神,掀开帘子说道:

“各位有啥话请讲不妨。”
“我们班主请陈师傅看在他的面子上帮几天忙。”
“那咋行!我们的戏单都贴出去了,今晚上还有陈师傅的《走雪》哩!”陈雨农还没搭话,护送的人先急了。说话间已有人亮出了腰间的短刀。
对方见这边说话硬气,一拥而上围住轿子,手上的刀棒也举起来了。陈雨农看这阵势,赶紧跳下轿子,笑着说:“大家都是梨园中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不要为了区区雨农,失了和气。”他劝大伙把家伙什儿都收起来,又把护送的人叫到一边叮嘱了几句,朗声说:“既然你们班主高抬我陈雨农,没啥说的,我就给你们帮几天忙好啦。”
一场械斗就此化解,戏班的江湖,成败皆是戏。但只靠唱戏,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有时需要智慧,有时也需要拳头。
另一件事,魁盛班有一回在三原演出,当地一恶霸请陈雨农不成,恼羞成怒直接抢人,并将陈雨农藏匿起来。胡魁探知底细后,和儿子胡九娃各提一把马刀,闯入藏匿之处,将陈雨农夺了回来。胡魁此举震慑了某些心怀鬼胎的人,大家都说,魁盛班戏硬人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