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登台

最后一次登台

1962年8月,易俗社举行建社50周年纪念活动,应广大戏迷要求,王天民再次登台,与老搭档康顿易合演《洞房》。这出戏他不知演过多少遍,从青涩少年郎到如今半百之年,几乎贯穿了他在易俗社的整个演出生涯。《洞房》是压轴戏,下午一点左右才登场,早上九点,王天民就坐在了化妆间。他像往常一样默词,酝酿情绪,一切都那么熟悉,好像他从未离开过。

事实上,他已经很久没演戏了。他患有高血压,伴有严重的并发症,以至行走困难。10年前,也就是1952年,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他本有机会登台的,但临到跟前身体不适,最终未能参加。但大会还是给他颁发了奖状,褒奖他对秦腔艺术的贡献。1961年11月,王天民病情加重,半身不遂,经组织安排去北京协和医院治疗,半年后基本痊愈,回到西安。一回来就接到易俗社50年社庆的任务,王天民很激动,对他来说,能在舞台上演戏是最大的慰藉。他大病初愈,且身体有些发福,同台的演员劝他注意将息,他笑一笑,点点头,表示接受大家的好意。当大幕拉开,犹如时间倒流,王天民浅吟低唱,顾盼生辉,还是那个初入洞房的卢凤英。观众沸腾了。

王天民(右一)与亲属合影

这是王天民最后一次登上舞台。1965年,传统剧目遭禁演,要求戏箱全部封存。王天民与一批老艺人、老编剧,被以不能适应现代戏为由,被迫办理退休手续。1956年易俗社评工资时,经社长杨公愚坚持,王天民定为“文艺六级”,月工资178元,但办退休手续时,仅给50%,退休费降至89元。王天民为人宽厚,遇事不争,对这种莫名其妙的不公正待遇,也只是缄默隐忍罢了。

退休后的王天民身体迅速委顿下来。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易俗社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产物,是封建时期和旧社会的“残渣”,数十名老艺人被诬陷为“国民党骨干分子”“黑线人物”,王天民亦在其中。他一生为人谨慎,连一句重话都没说过。曾有一次看到一个学生不好好练功,就用手掌在学生头上轻轻按了一下,说:“老师在你头上来个牛跟头。”虽是一句戏言,但过后他很不平静,第二天在练功场还特意向这个学生道歉

这些莫须有的罪名,让王天民有了思想负担,病情也随之加剧,后来连腰都直不起来了,手里提个菜篮子几乎触地。丑角演员雷震中有意逗趣儿:“天贵哥,就你这样子还能‘洞房里偷眼看奴的新郎’吗!”王天民只有苦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