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过了“倒仓”关
只要站在台上,王天民就是剧中人,从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让戏“塌火”。只有一次,他不得不中途退场。
与所有男旦演员一样,王天民也经历过变声期,行话叫“倒仓”。这是关系到一个演员艺术生命的大事,一旦“倒仓”过不了关,便会退出舞台,有的转为幕后,有的销声匿迹。王天民成名早,得益于嗓音清亮甜美,当时就有人担心他能不能过得了“倒仓”关。
那天晚上演的是《美人换马》,王天民饰演沈云波。戏刚开场,他感到嗓子有些不舒服,但没有在意,不料唱着唱着突然哑了,戏演到一半,竟然完全出不了声。王天民意识到,“倒仓关”来了。戏被迫中断,临时让刘迪民顶了上去。大家都替王天民捏了一把汗,尤其戏迷,担心从此失去他们的“天香院主”。而王天民倒是很平静,他脱了戏装,抹去油彩,一声不响地离开剧场。回到家就睡觉,第二天起来,嗓子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一切如初。
大家都说,这是一个奇迹。但熟悉王天民的人知道,他生活规律,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对嗓子保护极为看重。正是他的自律,让他顺利度过“倒仓”关。一个好演员,会为自己负责,更会为观众负责。

王天民《得意郎君》扮相俊美
20世纪30年代,名伶身边聚集着一大批仰慕者和追随者,如:捧正俗社李正敏的叫“敏社”、捧易俗社王天民的叫“迷王义勇队”,都是民间组织,类似于现在的粉丝团。这样的演员,观众怎能不爱呢!当时流传着一句歇后语:王天民唱戏哩——没拿啥。意思是说王天民唱戏很轻松,毫不费力。那时的易俗社剧场没有什么扩音设备,也不打字幕,只要王天民唱戏,楼上楼下千余名观众听得清清楚楚。
他不光擅演旦角,客串起其他行当也丝毫不输。当年演《金川门》之奇女徐妙锦,有一场装疯戏,他身着男装,大唱京剧老生,临时出一京胡琴师伴奏,声洪味永,足以乱真。易俗社年终演“反串”戏,王天民客串《蝴蝶杯》的卢林及《柜中缘》的淘气,一为花脸,一为丑角,与平时形象反差极大,亦是有模有样。
另一次据说在大街上,遇学生街头宣传演出,见有拉京胡者,王天民技痒,主动上前要唱一段,却是老生。唱毕,众人欢呼,他低着头默然而去,经旁观者指认,方知是大名鼎鼎的王天民,一时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