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传死讯
1924年7月的某一天,一个消息在长安城传播开来,开始是两三个人悄悄地说,之后越来越多人打听,传播,终于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那就是——刘箴俗死了!
爱看戏的人闻之悲恸。山西名士景梅九曾在陕西教书,多次到易俗社看刘箴俗的戏,为之倾倒。听闻此消息伤心欲绝,一口气写下《稚伶刘箴俗哀辞十四首》,其一首云:
噩讯忽传稚伶死,一为洒泪向长安。
奇才如子愁难再,歌舞台空七月寒。
实际上刘箴俗并没有死,而是病倒了。贾明易在《忆箴俗》一文中说,刘箴俗十五六岁时得过肺病,至1924年春天,病情愈加严重,不得不回家治疗休养。他这个招牌不在社里立着,上座率大不如前,收入锐减,加之不断有人上门询问,其中不乏流氓无赖。在几重压力下,刘箴俗身体稍缓,便又登台了。那年夏天异常炎热,有一天演午场,刘箴俗站在台口,感到头晕目眩,冷汗直流,但他还是上了舞台,刚唱了一句“女钗裙在衙内精神不爽”,便“两眼痴呆,脸色灰白,口不能言。同台的演员连忙上前抱住了他……”刘箴俗被抬下来时,已不省人事。
易俗社的台柱子倒了。但大家对他还有希望,觉得这样一位年轻的演员,只要治好了病,一定会重回舞台。景梅九听说刘箴俗没死,喜出望外,写了《闻刘伶未死喜占二绝》:
怅说奇花落舞筵,曾为洒泪一凄然。
飞来片语佳儿在,深喜恶因是误传。
莫怪中年竞乐哀,笙歌满地几人才。
怜他绝代风姿美,重整全神注舞台。
可是,天不遂人愿,刘箴俗倒在台上后,从此一病不起,直拖到了那年冬天。11月29日,他最后一次演出《美人换马》。12月27日,刘箴俗离世,年仅23岁。
关于刘箴俗的死因,外界一直有议论,一说是病逝,一说是服毒自杀。欧阳予倩在《陕西易俗社之今昔》一文中写道:“他的脾气颇孤僻,听说很少人和他交得来,他从汉口回到西安,不久我就听说他死了。据易俗社的报告是病故,但我所听到的却是服毒,真相不明,无从问讯。总之,他之一死,是易俗社的不幸;不过在他自己或者是幸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