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管理规则

“史上最严”管理规则

事非经过,不知其难。高培支1914年拟定的新规,虽然顶住压力得以施行,但还是对一些细则做了修改和删减,直到1919年高培支担任社长,《易俗社管理规则》42条才真正实施。

1931年编印的《陕西易俗社简明报告书》易俗社章程

管理规则分总则、演戏规则、寝室规则、会食规则、请假规则、会客通信规则等,可谓易俗社历史上“最严管理规则”。以下选取几条,可见其严厉:

学生宜爱惜名誉,不宜妄自菲薄,并不得与不正当之人私相往来;

不得私受外界之赠予;

学生无论何时、何地,见各社员均须立正、致敬,惟听讲、受教时,不在此限;

无论毕业、修业生,衣冠俱宜朴素洁整;

一闻铃声即齐集教练处,不得迟延过三分钟;无论扮何角色,均须按照教练所教音容、节奏,认真将事,不得故意敷衍,自由变更;

化妆宜清雅,不得竞奇立异,贻笑大方;

就寝熄灯后,不得谈笑;

未摇铃前,不得先入食堂,摇铃以后,不得迟过三分钟;

新旧各生,须将会面及通信之家族、亲长姓名、职业、住址,分别声明社监,填入亲族调查簿,以备查阅。如其亲友姓名未列入簿中者,一概不准会面及通信;

会客时间,至长不得过一小时。

除制定一系列具体规定外,还拟了“勤”“俭”“洁”“整”四字社训,八条守则。具体内容为:

勤:恪守时间,努力服务。

俭:爱护公物,拒绝嗜好。

洁:注意卫生,讲求美育。

整:服从纪律,提高人格。

当时社会上流传一句话:“要想惹气,领一班戏。”说明娃娃班难管,须宽严并用,方能提高其人格,使之成家而立业。高培支很关心学生的病,有病就让到社约公报的“万全堂”“济盛福”或红十字会医院就诊抓药,有时自己给学生患疮上敷药。他吃饭和学生一样,从不另做。办公用纸,经常利用废纸反面写,扯下的日历页作便笺。对学生常讲“笑垢甲(污垢)不笑补丁”。他坚持食堂、教室、后台轮派值周生,要求:放物有定向,不可胡乱放,既从取处取,须向取处放。

学生宿舍每室四人四床,一桌二凳,门左侧挂白木牌,写学生姓名。食堂二十五张红方桌,一桌八人,上挂一红牌,写八人名字,师生同堂进食。花园种的果树花木,定名挂牌,专人负责浇灌护养,果子成熟,上交分食,不得私攀偷食。学生入社发给内外冬夏服,被、褥、鞋、袜,出外洗澡、参观、演出,必须整队前往,不得散兵游勇。《新章》赏罚分明,每月每年有功者赏,有过者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