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天民往事


王天民(1913—1972)陕西岐山县人,秦腔旦角演员
直到自己在这个行当摸爬滚打了近10年之后,王福宏才真正理解了父亲。一个男人,好好的干嘛要唱旦角?王福宏这么想过,但从不敢问。父亲说:“出了二帘子,我就不是我了。”他变成了许翠莲、卢凤英、赛金花……变成了舞台上那一个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唯独忘了自己。
是的,他唯独忘了自己。他在家里沉默寡言;他有些木讷,见人只是点头,含着笑意;他的两个孩子,王淑珍、王福宏姐弟甚至想不起和父亲在一起说笑欢乐的画面。很多人惊诧于他在舞台上的灵动,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是戏,人们说,奇了怪了,怎么这个人一扮上戏就全变了。而他的“变”又是极其寻常的,生活化的,那种小女儿情态,那种和角色的契合度,让观者已然忘却这是一个男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天民在舞台上的举重若轻,浑然天成,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他11岁入易俗社,初习小生,教练党甘亭见其姿态曼妙,声音清朗,是个唱旦角的好苗子,遂令他习旦角。12岁登台,一出《柜中缘》崭露头角,轰动长安。此后的几十年里,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他一直坚守舞台,即便在易俗社最艰难的时期,也从未离开过。1931年编印的《陕西易俗社简明报告书》中评价,王天民“面若满月,行若浮云,庄重而不板滞,活泼而不轻佻,喜怒哀乐,能合分际,其声若莺儿若笙簧,唱功之娓娓动听,为本社历来所未有。若声誉之在今日,犹昔日之刘箴俗。”

扫码听戏
“天香院主”是戏迷送给王天民的雅号,他演过杨贵妃,雍容如牡丹,遗憾的是,王天民没有留下任何视频资料,两个子女也只保存了为数不多的戏装照。20世纪30年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他的《柜中缘》《洞房》《杨贵妃献发》等唱段,80多年过去,虽然岁月磨损了唱片的音质,但无法抹去他精湛的表演,每一句唱腔、念白,小到一声叹息、停顿、转折、尾音……无不细致入微,入情入境。
在寻访王天民印迹的日子里,我常常听着老唱片想象他当年的风采。人们只知道中国有个梅兰芳,却不知陕西有个王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