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西安第一家新型电影院
封至模是一个有开拓精神的人,不仅体现在戏曲舞台上的创新,他对新兴艺术潮流,甚至商业模式的判断也是具有前瞻性的。20世纪初,电影在中国方兴未艾,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大戏院,1932年,西安第一家新型电影院,阿房宫大戏院(阿房宫电影院前身)开业,它的创建人之一是封至模。
20世纪30年代初,西安几乎同时出现了数家电影院,如先声电影院、民众电影院、国民大戏院等,开始放映无声电影,由于设备大多为租赁,技术水平有限,致放映效果不佳,画面模糊,光线暗淡,常为观者诟病。甚至有影院在电影放映过程中,竟将一段胶片烧毁,差点引发火灾,一时舆论沸沸扬扬。几家影院开业不久,遂又停演,以致倒闭,一两年后,大浪淘沙,只余下两三家尚在营业。
封至模等人创办的阿房宫大戏院,自1931年8月开始筹备,选址、建筑、购机、装置,到第二年6月正式开幕。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恋爱与义务》,之后有《故都春梦》《野玫瑰》《罪恶之街》《亚洲风云》等国内外新片,皆为无声电影。1933年9月购买新机,加装有声,始放映有声电影,首部为《蓝天使》。
在当时西安影院的竞争中,阿房宫大戏院一直屹立不倒,不得不说,这源于第一批创办人的远见卓识。而封至模负责筹措资金,并担任股东代表,其作用举足轻重。
1931年,电影人周伯勋从上海回到西安,发现这里竟没有一家像样的电影院,遂与好友封至模、武少文谈及此事,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创办一家新型影院。他们邀约了文化界名流刘尚达、张子泉、马公弢等共同商议,得到一致赞同。周伯勋请他的父亲周凤岗出面具体操办,由封至模负责筹资。周凤岗早有此意,便将自家位于竹笆市北口的私宅作为院址,以秦代宫殿“阿房宫”命名。
阿房宫大戏院为股份有限公司,经封至模多方奔走联络,入股的有各界人士。其中,武少文入股较多,即由他任经理,封至模任股东代表,周伯勋负责上海方面联系影片的工作。1932年6月19日,阿房宫大戏院开业了。据记载,戏院“资本既大、设备亦周,房屋中西合璧,一切之一切,在西安开一新纪元”。封至模宣传得法,亲自设计影票及说明书,影院上座率稳中有升。1983年,著名电影导演孙瑜在上海举行从影50周年纪念展,其中有多份阿房宫大戏院的“影片说明书”展出,设计独特,印刷精美,印证了当时的电影潮流。

1937年北平富连成戏剧学社欢迎易俗社师生大合影
今天的阿房宫电影院已被相声会馆“青曲社”取代。钟楼旁,竹笆市街依然人潮涌动,老西安人忘不了街口的“阿房宫”,忘不了每个周末挤在窗口买票的情景——那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