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罢课罢演,反对新章
高培支是易俗社的发起人之一。他深知社会事业与政府机关不同,而易俗社更与其他社会团体不同,事关教育,尤其学生的管理,难于学校万倍。
1914年3月,白朗西征陕甘,西安白天关闭城门。运转了两年的易俗社陷入停顿状态,不得不解散学生。7月战事平息,重新召回社员。大家念平日收入虽不甚丰,但何至如此窘迫境地。高培支说:“元年《章程》不完备,使得负责社员无所遵守,普通社员不能过问。”遂推高培支起草,另拟新章。
新章程拟好,经评议会研究确定:新章条款有利于社务发展,将由社员大会公决后实施。消息传开,一部分学生强烈反对。开会之日,学生罢课罢演,来势汹汹,反对新章及拟定人高培支,并波及李桐轩、孙仁玉二人。面对这种情况,高培支及主要社员召集学生代表王安民、刘毓中、左醒民等开会。
高培支说:“你们今日反对新章,殊不知此章专为学生谋利益。大家不想再见到今年春天解散时可怜的状况吧,如果你们深入了解,便会欢迎。至于我个人,我是本社发起人之一,照民元旧章,凡社员捐银一元者,对本社有发言、查账权。我先后捐过二百六十余两,当然有起草之权。该条文可用与否,一任大会公决,断无预先反对之理。”
几位社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无奈学生置若罔闻,没起到丝毫作用。第二天,高培支、孙仁玉声明离社。社监薛卜五急见李桐轩,“仁玉和培支已经走了,这可怎么办呢?”李桐轩说:“我为社长,断没有离开的道理。”薛卜五说:“学生罢课,怎么办?”李桐轩说:“你是社监,负责何事?我该问你,怎么你反倒问我。”薛卜五羞恼不已。他是负责社内具体事务的社监,关键时刻当有所为,遂重笞那些带头闹事的学生,逃走者数人,一场风波暂告结束。
李桐轩带领范紫东、胡文卿等社员,恳请孙仁玉、高培支返社。社员大会得以继续召开,除对新章内容进行讨论修订并决定即日实行外,还成立了评议会,选举孙仁玉、高培支、范紫东、胡文卿、李保亭等十余人为评议,孙仁玉为评议长。
易俗社开办之初,学生皆年幼,事事服从,管理顺手。随着年龄渐长,人事纷繁,私心渐重,加之环境不良,社交放开的声浪一日高过一日,一些学生被所谓的“潮流”裹挟,有的甚至染上了烟瘾。小学生尚知畏惧,大学生则自由日久,习惯成性,演出期间不准时到社。高培支每遇违规者,一概严办,不敢稍宽。他曾痛心道:“教养学生,原为藉以易俗;谁知结果,学生竟为俗易。多年希望,全成泡影。复增一敌,未免心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