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求学,组建戏剧社

北京求学,组建戏剧社

从师范学校毕业,正常的职业轨迹应该是做一名教书先生,但冥冥中似乎有一股力量,将封至模推向北京,推向广阔的戏剧舞台。

1920年,北京国语传习所在陕招生,封至模以第二名考取。传习所旨在普及新的注音字母及国语拼音,学习期限只有两个月。课程结束后,封至模本欲回陕,适逢教育部在北京创办美术专门学校,他又去报考并被录取。遂报请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待从美术学校毕业,再回陕教授国语课程。在北京的三年,封至模系统学习了美术专业知识,掌握了标准国语,和话剧界、京剧界人士往来频繁,亲自参与话剧、京剧的演出,这些,都为他日后成为戏剧“通才”铺就了道路。

当时话剧界尚无女性演员,排戏时常由封至模扮演女角,主演过《一念差》《美人剑》《一元钱》《恩仇记》等话剧,最有影响的是他和戏剧家李健吾同台演出的《幽兰女士》,他扮演幽兰,李健吾演丫鬟。

《幽兰女士》是剧作家陈大悲的代表作,一经首演,轰动京华。主人公丁幽兰是一个有着进步思想的女学生,她的家庭看似圆满,实则如华服下掩盖的虱子,她决意“从黑暗中奋斗出光明来”,无奈力不从心,最终以悲剧收场。观众为剧中人惋惜的同时,也记住了演“幽兰女士”的叫封至模,是北京美专的学生。1921年5月,封至模与沈雁冰、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人组建了“民众戏剧社”,编辑出版《戏剧月刊》。1922年11月,又与陈大悲、蒲伯英、王仲贤创办“人艺戏剧专科学校”,陈大悲任教务长,封至模担任教员。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兴话剧尚处于初创阶段,封至模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位列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之一。

在北京的日子,封至模迷上了京剧,他请当时著名京剧票友王寿山、老三庆班名伶李宝琴传授青衣、花旦戏。初学时,仅为清唱,后来加练做工表演,学会了高难度的旦角“踩跷”。他以票友身份参演《梅龙镇》《拾玉镯》《贵妃醉酒》《十三妹》等戏,扮相秀美,声情并茂。京津行家的推崇,使他一度想在天津“下海”,搭班演戏,成为一名职业京剧演员,后因家庭坚决反对而作罢。

《梅龙镇》踩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