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与西医和中医的关系

四、中西医结合与西医和中医的关系

西医、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三者并存,是我国医学现状的明显特征之一,这种现实在今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仍将继续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它们三者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管理部门和医药学工作者必须长期面对的问题。下面简要介绍两个认识上的问题。

(一)中、西医并重与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并重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方针政策,是正确处理我国存在两种医学的现实和矛盾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党和政府改变中医从属地位的指导思想。“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于1982年正式写入了我国《宪法》,首先从法律上确立了传统医药和现代医药有同等重要的位置。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西医并重,把发展中医药作为“九五”规划和2010年中国卫生工作长远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写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医疗卫生发展和改革的决议》的重要文件。

中西医并重的核心是“并重”两个字。正如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1996年12月10日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所说:①在政治上要一视同仁。各级党委和各级政府都要关心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把中医和西医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②在思想上和认识上“并重”。为了实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解决中国的健康问题,必须紧密依靠中西医的共同努力。③在学术地位上要平等。科研成果评审、技术职称评定和医疗差错鉴定等应当进行同行评议。④在事业发展上“并重”。现代医药学要发展,传统医学必然也是要发展的。当然,“并重”并不是要求二者在数量和经费总投入上完全相等,而是指中医药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等,应与其所要完成的任务、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和中医药自身的发展相适应。⑤共享社会卫生资源,共担群众医疗卫生服务。

中、西医并重与中西医结合,两者是不矛盾的,都是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的具体体现。中西医并重主要是贯彻方针政策方面提出的指导思想;中西医结合还包括在学术及临床实践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要求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在理论及技能方面实行有机地结合,要互相取长补短,互相渗透,优势互补,努力促进中医现代化,努力提高防治疾病的能力与水平,充分发挥我国医药的特点与优势。总之,政治上和指导思想上的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政策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与必要保证。

(二)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

中西医结合不等于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既要保持和发展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阐明中医药,体现科学发展时代的水平。要善于借鉴和吸收现代科学发展的先进方法和思想,运用现代新技术,形成比较完整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科研方法体系。而且,中医药现代化不仅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更是中医药人才、设备和管理的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不是中西医结合,更不是将中医西医化。应该说,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的一部分。根据两种不同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西医结合可以相互借鉴,提高医学技术水平,促进医学发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人才应共同努力,团结协作,为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岳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