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研究意义

一、多学科研究意义

多学科研究,是指利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对中医药学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现代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中医理论及实践进行研究和论证,丰富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同时,通过中西医学和现代多学科技术的交叉与渗透,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融合产生新理论和新学说,形成一门新的边缘学科。这些边缘学科的诞生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拓展了中医药学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领域,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多学科结合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思路之一。自然界是一个相互影响与相互联系的整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这就出现了两种趋势:一种是学科的细分和细化,另一种是学科之间联系日益密切,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孤立地观察与研究某一个方面很难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学科越发展越综合成为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现代科学条件下,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只有相关学科领域与技术领域的协调配合,学科才能与时俱进,这无疑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必须遵循这些客观规律,才能获得与之相应的发展。事实上,中医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医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将多学科技术知识引入医疗实践,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发展过程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并在吸收同时代科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所以,中西医结合研究应采取现代哲学来分析中医理论,从哲学与中医理论的相互渗透中了解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运用现代多学科技术研究中医理论,发掘其精髓,阐明其本质。比如,“天人相应”是中医理论的特点之一,也是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主张。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天文学的技术和知识,研究《内经》中四季变化与生长发育、脏腑活动、经气运行及舌脉的关系,四气六淫与发病的关系,昼夜变化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昼夜变化与用药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