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中西医结合治疗

十五、子宫内膜癌中西医结合治疗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占子宫癌的90%,也称为宫体癌。在发达国家,由于筛查的应用,宫颈癌的死亡率已减少了50%,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欧美发达国家,年发病率平均为15~23/10万。其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可能与女性平均寿命的延长、医疗检查水平的提高和外源性雌激素的应用有关。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地域有关,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经济落后国家,城市人口发病率高于农村人口。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老年妇女,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大约有75%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诊断时病灶局限于子宫,其症状出现早,如不规则阴道流血,促使患者较早就医。因此,子宫内膜癌有较高的生存率。但是,数据表明子宫内膜癌的死亡率增长明显高于其发生率。这可能与晚期病人比例的增加和高风险病理分类如浆液性肿瘤有关。而且,很多患者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分期。为了改善疾病预后,需对本病有充分的认识,并对高风险的患者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本病属于中医“崩漏”“五色带下”“癥积”等范畴。

化疗是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之一,化疗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重度胃肠反应,临床表现为疲倦乏力,自汗,体虚易感,不欲饮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1.骨髓抑制

主证:眩晕,耳鸣,咽干舌燥,五心烦热,盗汗,精神萎靡,腰膝酸软,舌淡红,苔少,脉沉细。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填精生血。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黄25 g,山茱萸、山药各12 g,泽泻、茯苓、丹皮各9 g,黄精、补骨脂各15 g。

加减:胃中嘈杂、口干口苦者,加沙参15 g、石斛10 g、佛手10 g;嗳腐吞酸者,加谷麦芽30 g、神曲15 g;畏寒,喜热饮者,加干姜15 g、草豆蔻10 g;口干,大便干结者,加玄参20 g、麦冬15 g。

2.胃肠反应

主证:胃纳不佳,食入难化,食入稍多即呕,喜食温食,恶生冷,胸脘痞闷,面色萎黄或苍白,疲倦乏力,大便溏,舌淡胖,苔白,脉细弱。

辨证:脾胃虚弱。

治法: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20 g、黄芩10 g、干姜10 g、党参12 g、黄连6 g、甘草20 g、大枣10 g。

加减:腹胀,嗳腐吞酸者,加神曲10 g、鸡内金15 g;呕吐者,加姜竹茹10 g、旋覆花12 g(包);气虚乏力者,加党参20 g、黄芪20 g;伴头晕、心悸、不欲食者,加苍术10 g、石菖蒲15 g、泽泻1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