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中西医结合治疗

十六、卵巢癌中西医结合治疗

卵巢癌是来自卵巢上皮、生殖细胞、性腺间质、非特异性间质的原发性肿瘤,还包括来自其他脏器的转移性肿瘤。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卵巢癌病理类型分为五大类:①上皮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②交界性上皮性肿瘤;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④癌肉瘤;⑤性索间质瘤。在中医学中属于“积聚”“癍瘕”“肠蕈”“腹痛”“崩漏”等疾病的范畴。

卵巢癌死亡率居各类妇科肿瘤之首。由于早期症状隐蔽,确诊时有2/3的患者已属于晚期;加之病理分类繁多,生物学特性不同,放化疗敏感性各异,且肿瘤易产生耐药,故预后较差。世界各地卵巢癌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北欧、北美最高,挪威为15.3/10万妇女人口,美国为13/10万妇女人口,日本最低,仅为3.2/10万妇女人口。根据我国试点县市恶性肿瘤发病调查北京地区卵巢和其他子宫附件恶性肿瘤发病率,1988—1992年统计为5.7/10万妇女人口;上海市区为7.6/10万妇女人口,均占恶性肿瘤发病第8位。

卵巢癌可以发生在妇女一生中任何时期,发病年龄与其所患肿瘤的类型有关,恶性卵巢生殖细胞瘤多发生于青少年,高发年龄为20岁。21岁前2/3的卵巢恶性肿瘤是生殖细胞瘤。恶性畸胎瘤患者年龄平均为14~21岁。卵巢癌的发生以绝经后妇女为多,国外发病高峰为62岁,国内发病年龄略低,约50岁。

临床根据病史和症状、阴道涂片、X线腹部平片检查、盆腹腔彩超、淋巴结穿刺或活检等可确诊。Ⅰ期卵巢癌及时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0%,而Ⅳ期卵巢癌五年生存率只有4.5%,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主要通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及中医药等非手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以期获得较好的姑息效果。

手术是卵巢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其术后属虚实夹杂,整体属虚,局部属实,故以扶正祛邪为其根本治疗大法。通常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贫血、膀胱麻痹、淋巴水肿等一系列并发症。由于卵巢是合成和分泌雌激素的重要器官,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施行彻底切除手术后会出现雌激素缺乏的相关症状。通过中药辨证治疗,可增强患者术后抗感染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巩固手术疗效。

1.术后贫血

主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纳眠差,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气血亏虚。

治法:补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20 g、白术12 g、茯苓15 g、当归10 g、熟地15 g、白芍15 g、川芎6 g、黄芪30 g、大枣30 g、甘草6 g。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人参(蒸兑)6 g;血虚明显者,加女贞子10 g;自汗、畏风怕冷者,加防风12 g;阴道出血不止者,加三七粉(冲)6 g、地榆炭10 g、仙鹤草20 g;食欲缺乏者,加黄精15 g、鸡内金15 g、麦芽15 g、谷芽15 g;心悸、眠差者,加远志15 g、酸枣仁20 g。

2.膀胱麻痹

主证: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尿量少而不爽利,小腹坠胀,神疲乏力,气短,语声低微,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边有齿印,脉细弱。

辨证:脾气不升。

治法:健脾益气利水。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20 g、黄芪20 g、白术15 g、当归10 g、陈皮10 g、炙甘草6 g、升麻6 g、柴胡6 g、桂枝15 g、泽泻15 g。

加减:若有水肿者,加大腹皮15 g、猪苓15 g、玉米须20 g;纳差便溏者,加五爪龙20 g、山药10 g、刺五加10 g。

3.淋巴水肿

主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坚韧,不凹陷,面色萎黄,神倦肢冷,腹胀腹痛,胃纳欠佳,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辨证:脾阳亏虚。

治法:温运脾阳,祛湿消肿。

方药:实脾饮加减。

干姜20 g、白术15 g、茯苓20 g、炙甘草10 g、草果15 g、大腹皮15 g、厚朴15 g、木香10 g、木瓜10 g。

加减:若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者,加党参20 g、黄芪20 g;小便量少者,加桂枝10 g、泽泻10 g;腹胀腹痛者,加香附15 g、沉香5 g;便溏者,加五味子6 g、肉豆蔻10 g。

4.雌激素缺乏相关症状

主证:头晕目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胁肋灼痛,口燥咽干,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熟地15 g、丹皮10 g、泽泻12 g、山药30 g、山茱萸10 g、茯苓15 g、枸杞子15 g、菊花10 g。

加减:若有腹胀或腹痛者,加鸡内金15 g、麦芽30 g、木香10 g;腰膝酸软者,加杜仲15 g、锁阳15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