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
乳腺癌是乳房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致使细胞增生失控而发生的恶性肿瘤。由于癌细胞的生物行为发生了改变,呈现出无序、无限制的恶性增生。它的组织学表现形式是大量的幼稚化的癌细胞无限增殖和无序状地拥挤成团,挤压并侵蚀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破坏乳房的正常组织结构。在中医学中属于“乳岩”“乳石瘤”“妒乳”等范畴。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上升的趋势。在欧洲、北美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二位。中国于1990年代初有乳腺癌患者2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5万。
祖国医学认为,手术、放疗、化疗均属“攻”的范畴,因而,配合中医药的治疗,依据患者体质的强弱、阴阳的盛衰进行辨治,达到阴阳平衡。如与手术的配合,可用扶正抗癌的治则,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手术创伤的早期恢复;与化疗的配合,可用益气补血、健脾和胃、滋养肝肾、扶正解毒法,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化疗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治愈癌瘤或延长生存期。
术后辨证多属气血亏虚,正气不足;治疗原则补气养血,方药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基础上加用半枝莲、蛇舌草、蜀羊泉等治疗。
术后化疗期属脾失健运、升降失常,方药用香砂君子汤加竹茹、焦三仙、薏米等;化疗药物引起骨髓抑制,表现为气短乏力,精神不振,倦怠头晕等白细胞降低引起的症状应认为属脾肾气虚,治疗以补肾健脾为主,同时应关注“气血同源”。常用金匮肾气丸、八珍汤、人参养荣汤等为主方,加用黄芪、当归、地黄、补骨脂、淫羊藿等治疗;化疗引起的肢端麻木,感觉减退等多认为是气血亏虚、阳虚阴盛导致经脉不充,寒湿瘀阻,故以补养气血,温阳通络为治则,用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减独活、续断、杜仲、补骨脂治疗。
术后放疗期多数症见疲乏头晕,恶心,食欲缺乏,咽干口燥,干咳痰少,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辨证属肺胃阴伤,可予沙参麦门冬汤加麦芽、大枣、杏仁、瓜蒌等养阴生津,宣肺和胃。亦可见神疲头晕,恶心,食欲缺乏,情绪忧郁,心情烦躁,便溏舌淡,脉弦细,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可予逍遥散加合欢皮、百合、酸枣仁、远志等以疏肝健脾,安神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