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五、食道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一种生长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指下咽部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由食管黏膜正常上皮细胞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刺激逐渐形成。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经有食管癌记载,属于中医学“噎膈”“噎”“膈”“反胃”“翻胃”的范畴。

食管癌是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有地域和组织学类型上的差异,它在一些地区几乎达到流行病的比例,中国、日本、伊朗及哈萨克斯坦等亚洲国家主要以食管鳞状细胞癌为主,可能与当地人群的饮食、环境及遗传有关;而西方欧美等国家多为食管腺癌,可能与欧美人群中胃食管的反流性疾病、Barrett’s食管相关。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区,其死亡率世界第一。食管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发病年龄以高龄为主,35岁以前发病率较低。食管癌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癌,发病与饮食习惯、营养状况、微量元素和癌前病变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一)中医药配合放射治疗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60%~80%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单纯外照射疗效较差,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未控或复发。中医学认为放射性损伤是由于毒热过盛,伤阴耗气,气虚血亏,脾胃失和,肝肾不足而造成的。中医药具有对放化疗减毒、保护骨髓、提高食欲、增强体力、改善睡眠及精神状况,以及预防恶病质等作用。为了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很多肿瘤专家主张通过应用中医药配合放射治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

杜海峰等观察了中药生津增效汤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及外周血细胞凋亡的影响。将154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71例)和治疗组(放疗+中药83例)。生津增效汤组成:黄芪、北沙参、石斛、女贞子、党参、何首乌、鸡血藤、七叶一枝花、石见穿、龙葵、半枝莲等,每天一剂,每剂煎400 mL,分2次服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B淋巴细胞、CD3+、CIM+/CD8+水平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放疗同时口服生津增效汤的患者CD3+、NK细胞、B淋巴细胞、CIM+/CD8+值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水平(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生津增效汤可以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减少外周血细胞凋亡。

谢学军运用张锡纯先生的参赭培气汤加减结合放疗治疗食管癌26例,加减参赭培气汤的组成:生代赭石30 g(先煎),党参15 g,法半夏15 g,天花粉15 g,天冬10 g,桃仁10 g,土鳖虫10 g,三七5 g。放疗全程服用(约6周)。结论:此方与放疗合用,既有放疗增敏作用,又能减轻局部炎症及全身放疗反应。王氏等对养阴清热法配合食管癌放疗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将8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养阴清热法为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放射性食管炎l~3级的发生率为53.6%,对照组为73.1%。治疗组2~5级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9.7%,对照组为41.4%,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中医养阴清热法为主辨证治疗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优于西药组。

(二)中医药配合化疗

肿瘤化疗的局限性在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临床上防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是提高化疗疗效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能抑制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和增强免疫功能,为提高化疗药物的剂量,增加疗效,减少并发症提供了可能性。赵福霞采用补血解郁汤治疗食管癌化疗后病理反应32例。补血解郁汤:炙黄芪、白术、党参、当归、柴胡、香附、白芍、桔梗、山慈姑、苦参、甘草,治疗本病32例,并设28例单纯化疗病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症具有益气养血、疏肝解郁的功效。王氏等用自拟健脾散结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分别使用单纯PCF方案化疗(对照组28例)、自拟健脾散结方联合PCF方案化疗(治疗组32例)治疗晚期食管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上无意义。治疗组Ⅲ-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知自拟健脾散结方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减轻化疗反应,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