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简介
《中医药学概论》这本书是由.朱缨,钱善军主编创作的,《中医药学概论》共有216章节
1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药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曾庆琪 傅 梅 副主任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王开贞 李榆梅 张知贵 陈国忠 林国君 罗晓清 耿 磊 常务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马月宏 王开贞 王 宁 ...
2
再版说明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药学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自2015年出版以来,在医药卫生高职高专院校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为了适应我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和...
3
第2版前言
《中医药学概论》是高职高专医药类专业基础课之一,以一本教材涵盖了“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和“中成药”四部分内容。适用于高职高专药学类、药品制造类、食品...
4
目录
目 录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药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 再版说明 第2版前言 绪论 一、中医药学发展简史 (一)起源 (二)理论形成 (三)发展 二、...
5
绪论
学习导航 1.熟悉中医药学发展简史。 2.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的瑰宝,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
6
一、中医药学发展简史
...
7
(一)起源
中医药学从起源到逐渐形成理论,经历了从人类原始时期至东周春秋的漫长过程,是华夏子孙在谋求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努力下不断探索自然、人体和疾病的规律,积累经验的过程...
8
(二)理论形成
中医药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这个时期,医药知识日渐丰富,医疗行为也逐渐发展为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主动性活动,由单一的经验积累向理论体系的形成转变...
9
(三)发展
1.两汉时期东汉时期的华佗,创造了“五禽戏”,模仿虎、鹿、猿、熊、鹤的姿态进行运动,可以疏通气血,帮助消化,运动筋骨,防病祛病,延年益寿。其另一伟大贡献是在外科...
10
二、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
11
(一)整体观念
整体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完整性及相互联系,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功能活动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称为整体观念。中医学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外界环境有紧密的...
12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 1.症、征、病、证症:是症状,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征:是体征,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
13
思考与练习
1.中医理论形成中奠基性的著作主要有哪些,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俊)...
14
第一篇 中医基础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医对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是中医药学概论的理论基础。...
15
第一章 阴阳五行
学习导航 1.掌握阴阳、五行的含义及属性;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 本章重点介绍阴阳五行的含义和特征、阴...
16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万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的概念起源很早,《易传》...
17
一、阴阳的含义和特征
(一)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 阴阳最初的涵义是朴素的,指日光...
18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既是相对的关系,也是联系的关系,既是平衡的关系,也是协调的关系。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一)阴阳交感相合 阴阳交感相...
19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广泛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养生保健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
20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规律认识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
21
一、五行的含义和特征
(一)五行的含义 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元素,行是指运动变化。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类元素及其运动变化。 (二)五行的特征 五行不是特指某种自然物,而...
22
二、五行的相互关系
(一)五行生克制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动态而有序的相互资生(相生)和相互制约(相克)的变化。相生和相克的结合,共同维持着五行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以推动事物的生...
23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天人相应的阐释、五脏系统的建立、五脏生理联系的认识、五脏病机传变的辨析、诊法辨证的确定、立法遣方指导等,均与五行理论有直接联系...
24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阴阳?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说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 3.什么是五行?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是什么? (丛文玲)...
25
第二章 脏腑经络
学习导航 1.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气的生成、功能,血的生成、功能,津液的功能;经络的概念、组成和生理功能。 2.熟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气的运动,...
26
第一节 脏腑
...
27
一、五脏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血、津液,以藏为主。五脏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精神情志因素又是密切相关的。 (一)心 心...
28
二、六腑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传化水谷和排泄糟粕,因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说。 (一)胆 ...
29
三、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的形态似腑,多为中空的管腔或囊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泻。其中除胆为六腑之外,余者皆无表里配合,也无五行...
30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不仅注重每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还非常重视脏腑之间在生理功能和病理传变上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脏腑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脏与脏、腑与腑和脏与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