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补阴药

四、补阴药

凡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等功效,能治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

补阴药性味以甘寒为主,多兼润燥和清热之效。阴虚证多发生于热病后期及若干慢性疾病。常见的可分为肺、胃、肝、肾之阴虚。肺阴虚可见干咳少痰、咯血、声音嘶哑等;胃阴虚多见咽干口渴、不知饥饿,或胃中嘈杂、呕哕,或大便燥结等;肝阴虚多见两目干涩昏花、眩晕等;肾阴虚多见腰膝酸痛、手足心热、心烦失眠、遗精或潮热盗汗等。

应用补阴药时针对兼证可配伍清热药、潜阳药、补血药及补气药同用。

补阴药大都甘寒滋腻,故凡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胀便溏者均不宜用。

北沙参 Beishashen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莱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ex Miq.的干燥根。主产于山东、河北。夏秋二季采收。生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主治与应用】

1.用于热伤肺阴或阴虚肺燥之干咳少痰、咽痛音哑,常与南沙参、麦冬、杏仁同用。

2.用于热伤胃阴或久病胃阴虚津亏,症见口干咽燥、纳差、大便燥结、舌红少苔,常与石斛、玉竹、山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 g。

【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同用。

[要点:北沙参的性味、功效及注意事项]

南沙参 Nanshashen

【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nb.)Fisch或沙参Adenophorastrica Miq.的干燥根。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贵州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后趁鲜刮去粗皮,洗净,干燥。切厚片或短段。生用。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

【主治与应用】

1.用于肺阴虚证,尤以肺燥痰黏,咯痰不利为宜,常与北沙参、麦冬等同用。

2.用于胃阴虚证。本品能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用治胃阴虚有热之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等症。本品能补益脾气,尤宜于热病后期气阴两虚而余热未清不受温补者,常与玉竹、生地黄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9~15 g。

【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同用。

[要点:南沙参的性味、功效、主治及注意事项]

麦冬 aidong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浙江、四川。夏季采收。生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主治与应用】

1.用于肺阴不足、温燥伤肺的干咳痰少,咽干鼻燥,常与桑叶、石膏同用,如清燥救肺汤;用于肺虚久咳、痰少气短,常与天冬、蜂蜜同用,如二冬膏。

2.用于胃阴不足,舌干口渴,常与沙参、生地黄、玉竹等同用。

3.用于温病热入心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常与酸枣仁、生地黄同用,如清营汤;用治阴虚有热,心烦失眠,常与生地黄、酸枣仁同用,如天王补心丹。

此外,还可用于阴虚肠燥,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煎服,10~15 g。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润阴清心多连心用。

【注意事项】感冒风寒或有痰饮湿浊的咳嗽,以及脾胃虚寒泄泻者均忌服。

[要点:麦冬的性味及功效]

天冬 iandong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主产于贵州、四川、广西等地。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切薄片,生用。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肺、肾经。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主治与应用】

1.用于肺热燥咳或劳嗽咯血。本品治肺热燥咳,痰稠难咯,单用熬膏即效,如天门冬膏,亦可配伍麦冬、沙参、川贝母等同用;治劳嗽咯血,或干咳痰黏、痰中带血,可与麦冬配伍。

2.用于肾阴虚或内热消渴症。本品能滋肾阴,降虚火,治肾阴亏虚之眩晕耳鸣和腰膝酸痛,常与熟地黄、枸杞子同用;治肾虚火旺,咳嗽盗汗,梦遗滑精,常配熟地黄、人参等,如三才封髓丹;治内热消渴,常与生地黄、麦冬等同用。

3.用于热病精伤口渴,肠燥便秘。本品治热病伤阴、津少口渴等症,可与生地黄、麦冬、石斛等同用;治热病伤阴,肠燥便秘,常与生地黄、当归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 g。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滑肠,滋腻性强,脾虚便溏者不宜应用。咳嗽暴起,阴液未伤者不宜过早应用,否则易恋邪生变。

[要点:天冬的性味、功效、主治及注意事项]

知识拓展

现代研究表明,天冬含天冬多糖A、B、C、D,呋喃醇寡糖苷,各种氨基酸、β-谷甾醇、甾体皂苷及多种低聚糖,煎剂在试管内对各型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并能杀灭蚊蝇幼虫。天冬对各型白血病有抑制作用,还可抗肉瘤。

石斛 hihu

【来源】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或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主产于四川、贵州。全年均可采收。生用。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效】益胃生津,养阴清热。

【主治与应用】

1.用于热病伤津之烦渴,常与天花粉、麦冬同用;用于阴虚津亏,虚热不退,可配伍生白薇、麦冬等药同用。

2.用于胃阴不足,津亏口渴,单用或与沙参、麦冬、玉竹等同用。

3.用于肾阴亏损,腰膝软弱,常与熟地黄、枸杞同用。若肝肾阴虚,目暗不明者,可与菊花、菟丝子等同用,如石斛夜光丸。

【用法用量】煎服,6~12 g;鲜用15~30 g,入汤剂宜先煎。

【注意事项】温热病不宜早用;湿温尚未化燥者忌服。

[要点:石斛的性味、功效及用法用量]

百合 aihe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viridulum Baker或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 C.的干燥肉质鳞叶。全国各地均产,以湖南、浙江产者为多。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肺经。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主治与应用】

1.用于肺燥或肺热咳嗽及劳嗽咯血。治肺热燥咳,痰中带血可单用鲜百合捣汁服,或配款冬花,如百花膏;治肺虚劳嗽咯血,常配生地黄、玄参等,如百合固金汤。

2.用于热病后期余热未尽,神志恍惚,烦躁失眠。常配伍知母、生地黄等,如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

【用法用量】煎服,6~12 g。

【注意事项】本品为寒润之品,风寒咳嗽或中寒便溏者忌用。

[要点:百合的性味、功效、主治及注意事项]

鳖甲 iejia

【来源】为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eigmann.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生用,或砂炒后醋淬用。

【性味归经】咸,微寒。归肝、肾经。

【功效】润阴潜阳,软坚散结。

【主治与应用】

1.用于热病后期,阴虚风动,常与牡蛎、生地黄、阿胶等同用,如大定风珠;阴虚发热,骨蒸盗汗,常与地骨皮、青蒿、知母等同用,如清骨散;阴虚阳亢,头晕目眩,常与菊花、生地黄同用。

2.用于久疟所致肝脾大,胁肋疼痛,常与柴胡、土鳖虫、牡丹皮等同用,如鳖甲煎丸;用于经闭、癥瘕,常与鳖甲、大黄、琥珀同用,如鳖甲丸。

【用法用量】10~30 g;先煎,滋阴潜阳宜生用,软坚散结宜醋炙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孕妇均忌服。

[要点:鳖甲的性味、功效及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