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祛风湿药
以祛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本类药物味多辛苦,性或温或凉,能祛除留着于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之邪,有的还兼有散寒、舒筋、通络、止痛、活血或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主要用于风湿痹证之肢体疼痛,关节不利、肿大,筋脉拘挛等症,部分药物还适用于腰膝酸软、下肢痿弱等。
辛温性燥的祛风湿药,易伤阴耗血,阴血亏虚者应慎用。
知识拓展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祛风湿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镇痛及镇静等作用。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纤维组织炎、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病的治疗。
五加皮 Wujiapi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的干燥根皮。主产于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夏秋二季采挖,剥取根皮,晒干。切厚片,生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风湿痹证。腰膝疼痛,筋脉拘挛,可单用或与当归、牛膝、地榆等配伍用。
2.用于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常与杜仲、牛膝等配伍;治小儿行迟,则与龟甲、牛膝、木瓜等同用。
3.用于水肿,脚气。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皮配伍;若风寒湿壅滞之脚气肿痛,可与土茯苓、木瓜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5 g;或酒浸,入丸、散服。
[要点:五加皮的性味、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
独活 uhuo
【来源】为伞形科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春初或秋末采挖,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风寒湿痹。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者为宜。治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与当归、白术、牛膝等同用,如独活汤;治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可与桑寄生、杜仲、人参等配伍,如独活寄生汤。
2.用于风寒夹湿表证。治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
亦可治皮肤瘙痒,内服或外洗皆可。
【用法用量】煎服,3~9 g。外用,适量。
[要点:独活的性味、功效、主治及用法]
知识拓展
独活具有镇静、镇痛、抗炎、解痉、抗菌、抗心律失常、降血压、兴奋呼吸等作用。
秦艽 Qinjiao
【来源】为龙胆科草本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 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 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 G.dahurica Fisch.的干燥根。主产于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春秋二季采挖,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肾、胃、胆经。
【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风湿痹证。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无论寒热均可配伍应用。对热痹,多配防己、牡丹皮、络石藤、忍冬藤等;配天麻、羌活、当归、川芎等,可治风寒湿痹。
2.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四肢拘挛,舌强不语等,单用大量水煎服即能奏效。若与升麻、葛根、防风、芍药等配伍,可治中风口眼㖞斜,言语不利,恶风恶寒者;与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等同用,可治血虚中风者。
3.用于骨蒸潮热,疳积发热。为治虚热要药,治骨蒸日晡潮热,常与青蒿、地骨皮、知母等同用;治小儿疳积发热,多与薄荷、炙甘草配伍。
4.用于湿热黄疸。能清肝胆湿热而退黄,单用或与茵陈蒿、栀子、大黄等配伍。
此外,尚能治痔疮、肿毒等。
【用法用量】煎服,3~9 g。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慎用。
[要点:秦艽的性味、功效、主治及用法]
桑寄生 Sangjisheng
【来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冬季至次春采割。切厚片,生用。
【性味归经】苦、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风湿痹证。对痹证日久,伤及肝肾,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者尤宜,常与独活、杜仲、牛膝、桂心等同用。
2.用于肝肾亏虚。月经过多,崩漏,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者,每与阿胶、续断、当归、香附、菟丝子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9~15 g。
[要点:桑寄生的性味、功效及主治]